石鱼湖上醉歌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者在公田里用米酿了酒,趁着闲暇时光,就载着酒到湖边,时不时小醉一番。陶醉之时,凭靠着湖岸,把手伸进水里取酒,让船载着它,和朋友们共享。那种感觉就像在巴丘山上对着君山喝酒,大家都围绕着洞庭湖而坐,船只悠然地划过波浪。这来来往往之间,他创作了一首歌来赞美这场景。
石鱼湖就像洞庭湖一样美丽,夏天湖水满溢,与青山相映成趣。青山成了天然的酒樽,湖水如同清澈的酒池,我们这些爱酒之人坐在岛洲之上,一览无余。即使大风连刮起大浪,也不能阻挡我们行船运酒的脚步。而我拿着长瓢坐在巴丘山上,斟酒与大家分享,希望能散去我们的烦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石鱼湖:又称石鱼泉,位于今湖南岳阳市。
2.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3. 君山:原名洞庭山,位于洞庭湖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4. 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
5. 沼:水池。
6.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7. 巴丘:地名,位于今湖南岳阳附近。
8. 长瓢:古代的饮酒器具。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在石鱼湖上欢聚畅饮的场景。诗人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将山和水化身为饮酒的器物,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虽然遭遇风浪,但并不能阻挡酒船前行的步伐,表达了作者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体现了作者渴望与友人分享快乐,消解忧愁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鱼湖上醉歌》是唐代诗人元结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所作。这一年,长安发生了安史之乱,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当时元结任职河北、河南一带,但他却对朝廷的乱象和民族的苦难深感忧虑。在一片战乱之中,他选择避居故乡河南鲁山,远离喧嚣,隐逸生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石鱼湖边畅饮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画面的生动景象,展示了诗人豪放的个性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在这动荡的年代寻求一片心灵的宁静之地。
在诗人的笔下,石鱼湖仿佛是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四周青山环抱,湖水波光粼粼,湖畔荷花飘香,湖面鱼儿游弋。诗人以荷叶为杯,饮酒赋诗,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