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醉歌行

标题包含
醉歌行
金瓯潋滟倾欢伯,双手擎来两眸白。 延颈长舒似玉虹,咽吞犹恨江湖窄。 昔年侍宴玉皇前,敌饮都无两三客。 蟠桃烂熟堆珊瑚,琼液浓斟浮虎珀。 流霞畅饮数百杯,肌肤润泽腮微赤。 天地闻知酒量洪,劝令受赐三千石。 飞仙劝我不记数,酩酊神清爽筋骨。 东君命我赋新诗,笑指三山咏标格。 信笔挥成五百言,不觉尊前堕巾帻。 宴罢昏迷不记归,乘惊误入云光宅。 仙童扶下紫云来,不辨东西与南北。 一饮千钟百首诗,草书乱散纵横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Morning_桑
去完善

译文
金瓯荡漾倒美酒,双捧此物眼神亮。 优雅天鹅般长颈,犹叹湖面狭窄嗓难张。 昔日宴会侍御旁,对饮无人共我双。 熟蟠桃堆如珊瑚,琥珀美酒满斟上。 红颜李白醉数百杯,肌肤红润更鲜艳。 天帝赞我海量宏,赐我美酒三千担。 仙人举杯劝我忘,酒足神清气昂扬。 春神邀我赋新篇,微笑指点三神山。 挥洒自如五百字,不知不觉掉帽巾。 大醉之后忘记归,迷糊闯入仙境地。 仙童搀扶下紫霞,迷失方向难分辨。 千杯之后灵感涌,草书潇洒豪情现。
Morning_桑
去完善
释义
1. 金瓯:泛指美好的人和事物。 2. 潋滟: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 3. 欢伯:酒的别称,也指欢乐时饮酒的人。 4. 两手擎来两眸白:形容喝酒时的兴奋状态。 5. 延颈长舒:形容喝醉酒后的慵懒姿态。 6. 烂熟:熟透,成熟。 7.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 8. 都无:没有。 9. 三两客:指寥寥无几的酒友。 10. 流霞:古人认为天上的霞是仙人的饮料,故称流霞为美酒。 11. 骨清神爽:形容酒后的精神舒畅。 12. 劝令:劝说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 13. 三千石:古代官员的俸禄单位,这里代指美酒。 14. 不记数:不计其数。 15. 酩酊:形容大醉的状态。 16. 东君:春神,这里代指宴会的主人。 17. 赋新诗:创作新的诗篇。 18. 笑指三山:指诗人在宴席上谈笑风生,指摘名山大川。 19. 标格:风度、气质。 20. 信笔挥成:随意挥洒笔墨。 21. 堕巾帻:掉落在地的头巾。 22. 昏迷不记归:形容喝得大醉无法回家。 23. 云光宅:指仙境。 24. 仙童扶下:神仙童子搀扶着诗人离开。 25. 紫云:古人认为紫色代表祥瑞,这里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26. 一饮千钟:一口气喝了大量的酒。 27. 百首诗:指诗人灵感迸发,写下了很多诗篇。 28. 草书:一种书法艺术形式。 29. 乱散纵横划:形容书法潦草却具有独特的韵味。
Morning_桑
去完善
赏析
《醉歌行》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饮酒赋诗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在酒席间的豪情逸兴。全诗分为四联,每一联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 首联“金瓯潋滟倾欢伯,双手擎来两眸白。”以视觉形象描写酒器的精美以及诗人举杯豪饮的神情。诗人饮酒如狂,表现出对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激情。 颔联“延颈长舒似玉虹,咽吞犹恨江湖窄。”以形象的比喻形容诗人饮酒时的高昂情绪和宽广胸怀。诗人仿佛像一条即将腾飞的玉龙,尽情地享受着美酒带来的欢乐,但却仍然觉得江河湖海不足以容纳他的豪情壮志。 颈联“昔年侍宴玉皇前,敌饮都无两三客。”诗人回忆当年在玉皇大帝的宴席上,独领风骚,无人能敌。这一联将诗人置于一个神奇的世界,使全诗充满了奇幻的色彩。 尾联“一饮千钟百首诗,草书乱散纵横划。”诗人畅饮美酒,激发出了创作灵感,挥洒出无数的诗歌。同时,他的草书也如同他的豪情一般,纵情恣意,不拘一格。
Morning_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歌行》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张旭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744年左右,正值唐朝盛世时期。当时,玄宗皇帝在位,国家繁荣昌盛,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期,张旭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功名。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解脱。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世百态,抒发个人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醉歌行》中,张旭以醉酒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酒后的狂态,表现出对世俗礼教的蔑视和对个性的张扬。这种豪放不羁的性格,正是盛唐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典型特征。他们追求个性解放,不拘小节,乐于享受人生。因此,《醉歌行》不仅展示了张旭的个人风采,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Morning_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