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新亭

标题包含
新亭
满目江山异洛阳,昔人何必重悲伤。 倘能戮力扶王室,当自新亭复故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放眼望去的山河与洛阳不同,过去的伤心往事又何必再悲伤。如果能一起努力帮助国家恢复皇室荣光,我们就能在新亭找回失落的故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洛阳:古代七大古都之一,曾是唐朝的首都,也是杜甫的故乡。这里用来与“异洛阳”形成对比。 2. 新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的一座古亭,东晋时期,江南士族常在此宴集,感叹国家衰落,称为"新亭对泣"。 3. 昔人:指东晋时期的文人骚客,他们常常在新亭聚会,因怀念北方失地而悲泣。 4. 戮力:合力,共同努力。 5. 王室:即朝廷,也指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 6. 当自新亭复故乡:意指若能合力扶持朝廷,使国家统一,那么新亭也就成了自己的故乡。
去完善
赏析
《新亭》是五代十国时期诗人朱存的一首诗作。这首诗通过对江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许。诗人以洛阳为例,表明昔日繁华的故土已经不再,然而这并不足以让人过于悲痛。如果人们能够齐心协力,共同扶持王室,那么新亭也可以成为故乡般的美好之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切之情,以及他对人民团结一心的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新亭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一次历史性的聚会,被誉为“新亭之会”。公元356年,东晋名士朱存作为诗人,感慨颇深地创作了《新亭》这首诗。 在朱存生活的时代,东晋王朝正处于内部政治斗争和外部民族矛盾交织的时期。公元353年,执政的桓温组织了一场宴集,邀请当时江南地区的文人士大夫们共聚新亭,旨在通过这次聚会增强江南人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参加这次宴集的名士们却因各自的境遇和对时局的看法产生了不同的情感反应。 在东晋时期,文人墨客们深受儒家的家国情怀影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尽管他们的生活中不乏美酒佳肴、诗赋雅集等优雅闲适的生活场景,但在内心深处却始终难以摆脱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的忧虑。朱存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同样深感世事无常、个人命运的沧桑变化,因此在《新亭》一诗中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