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谈故人高鹏举
东邻歌呼閙如市,西隣笙箫正鼎沸。
高生择术颇可人,夜阑挑灯说书史。
说出忠臣烈士报国心,四座闻者为堕泪。
闻君年少曾读书,壮大无成乃与优伶俱。
左手执籥右秉翟,念到简兮应嗟吁。
他年了却官中呼,仍作书生挟册归里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边邻居欢歌笑语像市集一样热闹,西边邻居演奏乐器正欢乐沸腾。 高生选择读书的方式很吸引人,夜深了还在点灯谈论历史。 讲述忠臣烈士报效国家的忠诚之心,让听众感动得落泪。 听说您年轻时曾经读过书,长大之后却没有成就,反而和表演艺人在一起。 左手拿着乐器,右手拿着笔,读到《诗经·简兮》应该会感叹。 有朝一日结束了官职生涯,仍然要做一个带着书本的书生回到家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赠谈故人高鹏举:题目意为送给老朋友高鹏举的一首谈论往事的诗。
2. 东邻歌呼閙如市,西隣笙箫正鼎沸:东边邻居喧闹如同市场,西边邻居的乐器声正在沸腾。
3. 高生择术颇可人:高鹏举选择的道路令人称道。
4. 夜阑挑灯说书史:在夜晚点灯讲述历史故事。
5. 说出忠臣烈士报国心,四座闻者为堕泪:讲述忠诚烈士报效国家的决心,令听众落泪。
6. 闻君年少曾读书,壮大无成乃与优伶俱:听说你年轻时候读过书,但长大后并没有取得成就,反而成为了演员。
7. 左手执籥右秉翟:籥和翟都是古代乐器,这里指代演奏乐器。
8. 念到简兮应嗟吁:简是古代乐曲名,这里形容听到优美的音乐感到叹息。
9. 他年了却官中呼,仍作书生挟册归里闾:未来结束官职生涯后,仍然作为书生带着书本回到家乡。
去完善
赏析
《赠谈故人高鹏举》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邻里的喧嚣声和热闹场景,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诗人通过讲述高鹏举的故事,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当众人沉浸在歌舞声中时,高鹏举却在深夜点燃灯火,研读诗书,谈论历史。他将忠臣烈士的报国之心娓娓道来,让在场的人为之动容,不禁潸然泪下。然而,这位年轻有为的才子,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抱负,沦落成了与优伶为伍的命运。尽管如此,他仍然在闲暇之时研习诗书,关心国家大事。诗人希望有朝一日,高鹏举能够摆脱困境,重拾书生本色,回到故里,继续传承中华文化。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爱与期望,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谈故人高鹏举》是宋代诗人家铉翁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末年。
在创作这首古诗时,家铉翁正处于人生低谷。由于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中原地区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困苦。家铉翁作为文人墨客,忧国忧民,希望国家能摆脱困境,重拾往日的辉煌。然而现实残酷,他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百姓的苦难,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伤。
与此同时,南宋末年的社会风气也不容乐观。朝廷腐败,官员无能,民生疾苦。家铉翁作为一名正直的文人,对这种现状深感痛心,但他又无力改变这一切。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
在这首诗中,家铉翁以“闲居”、“伴鹤”等词语,描绘了一幅宁静、与世无争的生活画面。然而,这种表面的宁静背后,却隐藏着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他用“十年戎马”、“多少英雄”等词语,揭示了现实社会的动荡和混乱,以及无数英雄的悲凉命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