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河阳太师堂 其二

标题包含
题河阳太师堂 其二
河桥洛宅近相望,三月花时日又长。 蹔整安车来子舍,为吾特启太师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文彦博(1006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五十载,是北宋中期的重臣之一。 文彦博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河边的桥和庄园几乎可以互相望见,春天的花朵在三月里盛开得如此繁茂。 让我暂时收拾行李前往您的住处,为我特别开启那宽敞明亮的太师堂吧。
去完善
释义
注解: 1.河桥:指洛阳桥。洛阳桥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古代的一座著名桥梁,建于公元前25年,是连接黄河两岸的交通要道。 2.洛宅:指洛阳的住宅。洛阳是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城市,位于黄河南岸,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 3.蹔:通假字,同“暂”,暂时、短暂的意思。 4.安车:是一种可以坐卧的车子,通常用于官员出行或接送宾客。 5.子舍:指学子、士人的居所。 6.特启:特别开启、启用之意。 7.太师堂:这里指的是一位名叫太师的文人所建的厅堂。太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教授王太子和国君的学问。
去完善
赏析
文彦博的这首《题河阳太师堂 其二》以其深远的意境和哲理的表达让人陶醉其中。首句“河桥洛宅近相望”描绘了河阳之地,河水、桥梁与宅院交相辉映,凸显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的完美融合。接下来“三月花时日又长”,进一步点出了时令,春天来临时鲜花盛开,日子也变得更加悠长,展示了大自然丰富的生命力。 诗的第二联写道:“蹔整安车来子舍,为吾特启太师堂。”这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诗人自己的思绪和太师堂的关系投射到了客观的事物上,使读者感受到文人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安车”在此喻指平静的生活,而“子舍”则象征着诗人归隐后的精神寄托。最后一句“为吾特启太师堂”,表明了诗人在此境地中,格外期待能够进入太师堂一游,去体验和理解其中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沉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任职洛阳知府期间,曾写下《题河阳太师堂 其二》这首诗。文彦博此时50岁,正值人生的中年期,他在政治生涯上颇有建树,曾任仁宗朝的宰相,深得皇帝的宠信。然而,他在这个时期也面临着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宦海浮沉。 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为文人墨客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同时,北宋科举制度的普及,使得士人阶层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士人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欣赏、砥砺风节的风气。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彦博创作了这首咏史抒怀的诗篇,以表达他对先贤的敬仰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