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寺
寺占嵩颜景最多,奇峰列刹共嵬峨。
依岩宝砌砻清础,出谷飞泉逗素波。
下瞰长川穷渺邈,傍观列岫极陂陁。
缁林法乐堪随喜,钟磬声清呗梵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寺庙占据着高山的美景,奇特的山峰与寺庙相互映衬。
倚靠岩石修建的台阶和石基呈现出清净的氛围,山谷中的泉水自由流淌。
俯瞰山下,长长的河流显得遥远无尽,周围的山峦起伏有致。
僧侣们修行时的音乐让人心生欢喜,钟声与诵经的声音和谐共处。
去完善
释义
《游岳寺》:宋时诗人文彦博所创作的一首描写山水寺庙景象的古诗。
注释:
1. 岳寺:本诗中具体所指待考,但结合题目可知为一处位于高山上的寺庙。
2. 嵩颜:此处当指嵩山。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西部,为五岳之一的中岳。
3. 景:景致、景色。
4. 奇峰列刹:奇异的山峰与众多寺庙并列。列刹,即众多的寺庙。
5. 嵬峨:高峻的样子。
6. 砌:台阶、石阶。
7. 砻:打磨,此处指经过打磨的柱子基石。
8. 础:建筑物的地基、基础。
9. 出谷飞泉:形容泉水从山谷流出时的景象。
10. 逗:靠近、接近。
11. 素波:平静的水面,或指清澈的泉水。
12. 下瞰:向下俯视。
13. 长川:长河,这里指河流。
14. 穷:尽、终。
15. 渺邈:旷远、遥远。
16. 傍观:在旁边观察。
17. 列岫:一排排的山峰。
18. 极:穷尽、达到顶点。
19. 陂陁:不平坦的样子,这里形容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
20. 缁林:僧侣聚集的地方。
21. 法乐:佛教中的音乐。
22. 堪:可以、足以。
23. 随喜:原指随喜施舍之意,后成为参观游览的婉转说法。
24. 钟磬:古代的打击乐器,这里借指钟声。
25. 声清:声音清晰。
26. 呗梵:佛家诵经之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登临岳寺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描绘了壮丽的山水景观和宗教氛围。首联“寺占嵩颜景最多,奇峰列刹共嵬峨”便勾勒出了岳寺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其在诗人心中崇高的地位。颔联“依岩宝砌砻清础,出谷飞泉逗素波”写岳寺的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颈联“下瞰长川穷渺邈,傍观列岫极陂陁”表现了诗人登高远眺的视角变化和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尾联“缁林法乐堪随喜,钟磬声清呗梵和”则刻画了佛教音乐带给人的心灵洗礼。整体来看,全诗结构严谨,画面开阔,音韵和谐,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岳寺》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的一首描绘游览岳寺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76年,正值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彦博正担任枢密使一职,负责军国大事,地位显赫。他的一生经历了五代十国到宋朝的变迁,曾数次为相,政绩斐然。他的政治生涯虽然曲折,但他始终保持了忠诚正直的品质,为国家尽心尽力。
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是北宋王朝的繁荣时期,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寺庙成为文人墨客的聚会场所。岳寺作为北宋时期的一座著名寺庙,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文彦博也不例外。他在游览岳寺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