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游压沙寺雨中席上偶作 其二
沙路无泥地侧金,满园香雪照琼林。
一枝带雨樽前看,还是去年寒食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沙滩旁的小路上铺满了金色的沙砾,满园的鲜花和白雪照亮了琼林楼阁。在酒桌前欣赏着一支沾满雨滴的花朵,心中想起了去年的寒食节。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压沙寺:即“夜泊牛渚怀古”的压沙寺。位于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内。
2. 金:指金色的稻田。
3. 香雪:此处指的是梨花。
4. 琼林:形容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景象。
5. 一枝:指梨花或桃花等花卉的一枝。
6. 雨:形容词,指花瓣上的雨滴。
7.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8. 去年寒食心:指的是去年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所作,题目中的“压沙寺”位于山西太原。全诗描绘了在雨中游览压沙寺的所见所感。
首句“沙路无泥地侧金”中,诗人用“无泥”来形容雨后沙路的洁净,而“侧金”则暗示出道路两旁金色沙地的富丽景象。这种描绘展现出一种壮观的自然景观,令人感受到雨后的清新与洁净。
接着“满园香雪照琼林”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景象,诗人以“香雪”形容盛开的鲜花,同时通过“琼林”这一意象,传达出园内树木繁茂的景象。在这句话中,诗人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词语,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繁花似锦、绿意盎然的园林之中。
在“一枝带雨樽前看”一句中,诗人聚焦于一枝沾着雨滴的花朵,将其作为整首诗的中心形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他在欣赏自然之美时的投入与专注。此外,这句诗还透露出诗人的感慨,即在时间的流逝中,自然界的美景依旧恒常不变。
最后一句“还是去年寒食心”则是诗人的感慨,即去年的寒食节他和今天一样欣赏到了美丽的春色,时间在流转,但自然界的美好景色却依然如故,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然美景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至和年间,一代名相文彦博创作了这首《寒食游压沙寺雨中席上偶作 其二》。时值暮春时节,诗人在游历压沙寺途中,恰巧遇到一场春雨。这首诗便是在这样一个特定情境下即兴创作的。
在宋朝这个时期,佛教文化非常繁荣,压沙寺作为一方古刹,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而文彦博作为北宋名臣,屡次出任宰辅,他不仅擅长治国理政,而且在文学、书法等方面也有着较高的造诣。他与其他文人墨客一样,常常在此类游历活动中写诗作画,借以抒发胸臆。
当时,正值新皇登基,北宋社会经济逐渐稳定,各种文化活动也随之兴起。虽然文彦博已步入老年,但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减退,依然关心国家大事。然而,朝政的风云变幻也让他深感忧虑。在这种情况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
这首《寒食游压沙寺雨中席上偶作 其二》充分展示了文彦博的文人情怀和政治抱负,以及他对北宋时期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