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四明汪文子

标题包含
送四明汪文子
文盛经生少,官轻举子繁。 谁能堪远役,相与及微言。 残冻留春雨,新愁起夜樽。 斯文吾不敢,短句送归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傅良(1137年-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浙江温州瑞安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傅良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师从郑伯熊、吕祖谦等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原文: 文盛经生少,官轻举子繁。 谁能堪远役,相与及微言。 残冻留春雨,新愁起夜樽。 斯文吾不敢,短句送归辕。 译文: 文化繁荣学者稀少,官职轻巧求取者众多。 谁能够忍受遥远的劳役,与我一起关注微妙的言辞。 春天的余寒留下雨滴,新的忧虑在夜间的酒杯里滋生。 这种斯文的表述我不敢尝试,用简短的诗句送你回归故里。
去完善
释义
《送四明汪文子》是宋代诗人陈傅良的一首送别诗。这里给出每句的注释: 1. 文盛经生少:文盛,指文化繁荣;经生,即儒生,读书人。这句意为在文化繁荣的时代,读书人相对较少。 2. 官轻举子繁:官轻,指官员地位不高;举子,即科举考试中的考生。这句意为官员地位虽然不高,但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很多。 3. 谁能堪远役:堪,承受;远役,指离家到远方的差事。这句意为有谁能忍受离家到远方去工作的苦楚。 4. 相与及微言:相与,相互;微言,精妙的言论。这句意为相互交流那些精妙的言论。 5. 残冻留春雨:残冻,指春天的余寒;春雨,指春天下的雨。这句意为春天的余寒仍然伴随着绵绵细雨。 6. 新愁起夜樽:夜樽,指夜间饮酒。这句意为新的忧愁在夜间饮酒时涌上心头。 7. 斯文吾不敢:斯文,这里指诗文的才能;吾不敢,表示谦虚。这句意为在这方面的才华我不敢自夸。 8. 短句送归辕:短句,指简短的诗句;归辕,指回家。这句意为用简短的诗句为你送行,祝你早日回家。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和关怀民生的诗。开篇作者陈傅良便描述了当时文教衰微、科举盛行的情况。“文盛经生少”意味着儒家经典受到冷落,学者稀少;而“官轻举子繁”则反映出仕进之路狭窄,求取功名的士人却越来越多。这样的背景下,“谁能堪远役”意味着有志于拯救世道的人要忍受艰苦环境,服务百姓;“相与及微言”则是期待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义理,弘扬儒学精神。 “残冻留春雨,新愁起夜樽”这两句描绘了暮春之际的景象,乍暖还寒的天气让人感受到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有离别之情滋生,诗人以月色、夜景营造忧伤的氛围。 最后两句“斯文吾不敢,短句送归辕”是陈傅良的自谦之词。他虽忧国忧民,却无法承担重任,只能写下这些简短的诗句,送别友人踏上归程。这首诗意境深远,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四明汪文子》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陈傅良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公元1195-1200年)。 在庆元年间,陈傅良曾担任国子祭酒、太常少卿等职,并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推行富国强兵之策。然而,由于政治斗争激烈,他的许多建议并未得到采纳。这一时期,陈傅良的生活经历了不少波折,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为国家献言献策。 在这一时期,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外部,金兵南侵,国家边境不稳;内部,政治腐败严重,官僚体系臃肿,民生疾苦。面对这样的局面,陈傅良忧国忧民,积极寻求改革之道。他在诗文中表达了对自己理想的坚守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