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明皇醉归图

标题包含
题明皇醉归图
骑者两人扶不正,夹道谁知为万乘。 一人前驰一顾后,怀欲并驱无号令。 狩人亦忘记鹰犬,仰视只愁天欲暝。 有司刺候上起居,杳莫得详宫钥静。 呜呼开元自英主,前鉴竟遗盈幅纸。 君不见汉宫图妲己,未必当年甚如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傅良(1137年-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浙江温州瑞安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傅良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师从郑伯熊、吕祖谦等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两名骑士扶持不稳,夹在道路两旁谁能料想是万乘之尊。 一人向前疾驰,不时回头查看,想要并肩齐驱却无号令发号施令。 猎手也忘了鹰犬,抬头只忧虑天色将晚。 官员们伺察圣上起居,却不能详细了解到宫廷内的安宁。 可叹开元盛世本由英主领导,前车之鉴竟然全成了废纸一堆。 你没有看到汉朝宫殿中的图画描绘的妲己,难道就一定认为当年真有那么回事儿吗?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明皇醉归图:这首诗的题目,描述的是唐明皇醉酒归来时的情景。 2. 骑者两人扶不正:骑马的人有两个,他们扶持着醉得不省人事的唐明皇。 3. 夹道谁知为万乘:夹道指的是道路两旁,这里指代的是送行的人们。万乘,是古代对皇帝的称呼。 4. 一人前驰一顾后:这是形容唐明皇的状态,他一个人骑着马前行,回头看后面的队伍。 5. 怀欲并驱无号令:意思是唐明皇虽然想要让队伍跟上他的速度,但是没有发出号令。 6. 狩人亦忘记鹰犬:狩猎的人忘记了他们的猎鹰和猎狗。这里指的是随行的侍卫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职责。 7. 仰视只愁天欲暝:抬头看天,担心天色将要暗下来。这里表现的是众人惊慌失措的心情。 8. 有司刺候上起居:有司,指的是负责皇帝起居的官员。刺候,是指打听、探听的意思。 9. 杳莫得详宫钥静:杳,是无影无踪的意思。这里表示没有人能详细知道皇宫的情况。 10. 鸣呼开元自英主:这句话是诗人感叹唐明皇虽然英明,但最终还是酿成了安史之乱这样的悲剧。 11. 前鉴竟遗盈幅纸:前鉴,是以前的教训。这句话的意思是,唐明皇并没有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最终导致了祸患。 12. 君不见汉宫图妲己:这是诗人引用的一个历史故事,指的是汉高祖刘邦被迷惑于美女妲己的故事。 13. 未必当年甚如是:诗人认为,汉高祖的故事并不一定比唐明皇的更为严重。
去完善
赏析
《题明皇醉归图》是一首描绘唐玄宗晚年昏庸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表现出唐玄宗晚年的颓废与荒淫。 首联“骑者两人扶不正,夹道谁知为万乘”描绘了唐玄宗醉酒骑马的场景,形象地刻画了这位昔日英主如今的萎靡不振。 颔联“一人前驰一顾后,怀欲并驱无号令”则描绘了唐玄宗在醉酒状态下,无法驾驭马匹,只能任由马匹随意行走,反映出他的无力与无奈。 颈联“狩人亦忘记鹰犬,仰视只愁天欲暝”则表现了唐玄宗沉迷于狩猎的荒淫生活,甚至连鹰犬都忘记了,这进一步揭示了他在奢侈生活中的沉沦。 尾联“有司刺候上起居,杳莫得详宫钥静”表达了唐玄宗身边的大臣们对他晚年的昏庸生活束手无策,只能默默观察,无可奈何。 全诗通过对唐玄宗醉归图的描绘,展现了这位昔日英主的堕落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其昏庸无能的惋惜与批判。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要以史为鉴,警惕腐化堕落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明皇醉归图》是南宋诗人陈傅良的一首描绘唐明皇李隆基暮年颓废生活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南渡后的南宋晚期,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这段时间。 在这个时期,由于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中原地区受到极大破坏。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一时期的诗人多关注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以此抒发忧国忧民之情。陈傅良作为南宋的一位士人,对国家前途深感忧虑。他的诗歌作品往往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在《题明皇醉归图》中,陈傅良通过对唐明皇晚年沉迷酒色的描绘,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骄奢淫逸。他运用历史典故,将自己的忧患意识投射到唐明皇身上,表达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