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吉州聂倅谈风月轩

标题包含
题吉州聂倅谈风月轩
黄堂指顾了凡最,红幕奔驰了苛碎。 更无可了别驾翁,赢得徜徉是非外。 未有可偷风月天,峥嵘新起东偏废。 风含浑沌窍里音,月弄光明藏中态。 吹开云雨天益高,照破山河地加大。 兼之足以答公余,妙处何人同领会。 无酒客有诗相酬,有酒可无客相对。 主酣客醉舌俱饶,说到无声无色界。 发难恃细并毛融,骨不禁清连肉蜕。 目不信为山河影,耳岂信为天地籁。 主困欲眠客且归,不容耳目宁容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丰(1036-1107),字幼度,号知稼翁,江西南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 曾丰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历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词藻在这首歌颂月亮的诗篇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描述了月光下的一切都在静谧之中,随后又展示了它如何影响周围的景色和人们的心情。诗人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画面,一切仿佛都在静谧之中,让人的心灵得到安宁。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传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以及在月色之下,人们的情绪和感受。
去完善
释义
1. 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 2. 黄堂:古代太守办公的地方; 3. 红幕:红色帷幕,借指官场; 4. 了凡最:解决了所有琐碎的事情; 5. 苛碎:繁琐的事情; 6. 别驾翁:指聂倅,聂别驾是聂倅的字; 7. 东偏废:东边被废弃的空地; 8. 浑沌窍:自然的原初状态; 9. 云雨天:云雨天空; 10. 山河地:河山大地; 11. 公余:公务之余; 12. 遣怀:消遣情怀; 13. 无酒客有诗相酬:即使没有酒,客人也可以以诗互相敬赠; 14. 主酣客醉:主人喝得痛快,客人也都醉了; 15. 无声无色界:指的是入定的状态; 16. 发难恃细并毛融:毛发能够融入细微之处; 17. 骨不禁清连肉蜕:骨头都被清理干净,只剩下皮肉; 18. 目不信为山河影:眼中所看到的山河如同幻影; 19. 天地籁:自然界的声音; 20. 不容耳目宁容喙:指沉浸在此情此境中,无闲心顾及其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谈风月轩”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世之情的独特见解。首联点明主旨,黄堂(指州郡长官)和红幕(指豪华生活)都无法满足人的内心需求,只有领略风月的美好才能让人得到真正的慰藉。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风月和自然的壮丽景象,并通过主观感受和想象将读者带入一种超脱尘世的状态。尾联则抒发了作者在欣赏风月的同时,也获得了与友人共同品味人生、抒发情志的乐趣。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又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吉州聂倅谈风月轩》是南宋诗人曾丰创作的一首咏月诗篇。这首诗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在月色中的悠然自得之情。 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曾丰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他关注民生、忧虑国家命运。此诗创作于他在聂倅任上的某个月圆之夜,此时正值金兵进犯中原、南宋偏安一隅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另一方面,地方官员生活相对安逸,时常借风月之景来消遣娱乐。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曾丰身处其间的聂倅官署,借着月色之美,吟咏出这首诗篇。在诗中,他感慨岁月流逝,借“谈风月”以寓指官员之间的闲谈和宴乐,并以此暗讽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弊端。全诗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关注以及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之情,展现出曾丰深沉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