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咸
时时赍破囊,访我息闲坊。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
心齐山鹿逸,句敌柳花狂。坚苦今如此,前程岂渺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常常拿着空口袋,来拜访我这安静的住处。烧水烹煮白雪,品茗品味人生;迎着微风,观大雁排列成行。心境如山中灵鹿般悠闲,诗才足以与风中柳絮相媲美。在如此坚定的信念和困苦中度过,未来的道路怎能变得渺茫?
去完善
释义
1. 《送潘咸》:诗题,意即“送别潘咸”。喻凫是唐朝诗人,潘咸可能是他的朋友或同窗。
2. 时时:经常、时常。
3. 赍(jī)破囊:指带着破旧的钱袋,意指生活简朴。
4. 息闲坊:安静悠闲的地方。
5. 煮雪问茶味:用雪水烹煮茶叶,品尝茶的滋味。这里指享受悠然的生活。
6. 当风看雁行:在风中观赏大雁飞翔。这里可能寓意朋友间分离。
7. 心齐山鹿逸:形容心境如同山中隐士一样清静超脱。
8. 句敌柳花狂:诗句写得如同飘舞的柳絮那样狂放不羁。
9. 坚苦今如此:指潘咸现在生活艰辛。
10. 前程岂渺茫:未来的道路并非一片迷茫,鼓励对方要有信心。
去完善
赏析
《送潘咸》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期许。诗中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场景,如“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兴趣。同时,诗人也提到友人的心性与品质,如“心齐山鹿逸,句敌柳花狂”,赞美他的才情和人格魅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坚信他在经历过艰辛困苦之后,人生道路必将更加广阔,前程似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感悟和美好的想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潘咸》是唐代诗人喻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约是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年-805年)。这个时期,喻凫正生活于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年代,但文人墨客之间的友谊仍然熠熠生辉。
当时,喻凫作为一位颇有才名的文人,与朋友潘咸关系甚好。据历史记载,喻凫身处贫寒之境,但胸怀壮志,长期在外游历,结交了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并为他们写诗赠别。在离开长安东游时,喻凫写下了这首《送潘咸》。
该诗表达了朋友离别的悲伤之情,同时也传递出喻凫豪爽豁达的性格和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虽然生活艰难,但他依旧能够笑对人生,把离别看作是人生的常态,正如诗句所说:“年年春草绿,日日白云飞”,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时代背景下所展现出的深厚友情以及追求理想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