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赞喻弥陀画丈六佛

标题包含
赞喻弥陀画丈六佛
丈六金身,毫端三昧。 精妙入神,充满法界。 善知众艺,得大自在。 游戏神通,一切无碍。 恒河沙劫,金刚不坏。 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商英(950年-1027年),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是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 张商英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色,曾任监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深思熟虑,我选择将这段古文翻译成如下优雅的现代白话文: 身高一丈六的金身佛像,毛发尖端显现三昧真火。 精致巧妙地令人叹为观止,充满整个法界空间。 熟知各种技艺,得到极大自由。 在游戏中运用神奇力量,不受任何阻碍。 度过了无数世的轮回,仍保持着金刚之身的不坏境界。 在万象森罗之中投影出光辉,那是一颗圆融无缺的光环,既不在内也不在外。
去完善
释义
丈六:指佛的身高,比喻佛陀的庄严形象。 毫端三昧:毛笔尖端的技艺,形容佛画技艺高超。 精妙入神:画作精致巧妙,表现出佛的神态。 法界:佛教用语,指的是整个宇宙万有的范围。 善知众艺:精通各种艺术,如绘画、雕刻等。 得大自在:表示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艺术形象。 游戏神通:形容以轻松自如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 恒河沙劫:佛经中的时间单位,意指长久的时间。 金刚不坏:用以形容佛像历经沧桑而不毁坏的特性。 万象森罗影现中:各类事物在画面中皆有呈现。 一颗圆光非内外:象征佛的画像散发出无边光芒,超越内外之分。
去完善
赏析
《赞喻弥陀画丈六佛》是一首描绘阿弥陀佛的画作的诗,赞美了画作的神韵和技艺。诗中将丈六金身的佛像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具有生命与神性。同时,诗中体现了佛法的深刻含义,将艺术与宗教完美融合,表现出万象融于一心的境界。全诗层次分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造诣和对佛教文化的独到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11世纪左右的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张商英的文人墨客。他的人生充满了波折和起伏,曾担任过不同的官职,最后在年迈时出家为僧。这一时期的背景是北宋王朝统治下的太平盛世,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人们崇尚佛教信仰,绘画艺术也在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播。 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张商英在修行之余,有感于人间疾苦,借助于绘画的艺术形式,创作了这首描述弥陀丈六佛像的赞美诗。这首诗既是对绘画技艺的肯定,也是对佛陀智慧精神的虔诚敬仰。通过赞美阿弥陀佛的画像,诗人向世人传递了对美好世界的渴望和对佛陀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的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