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谢吴知府
闻道江南庾子山,新诗脱手意长闲。
未尝临镜嗟迟暮,更约何人共往还。
我有茅茨依橘柚,自怜风雨窜荆蛮。
悲欢怨怼三千首,乞与无思为一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听到江南庾信的诗,新的诗篇让人心情平静。
从未因看到镜子而感叹衰老,想约谁一起结伴同行呢?
我有一个依靠橘柚的小屋,在风雨中思念着荆楚之地。
三千年间悲喜交加的诗篇,请让它们在无思中得以遗忘。
去完善
释义
1. 江南:长江下游地区的泛称,这里指苏州一带,为南宋的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附近地区。
2. 庾子山:即庾信,南朝梁时著名文学家,以才学著称,历仕梁、魏、周三朝。晚年出任北周晋陵郡守。他与诗人王褒等被后人称为“南学三津”。这里的庾子山是比喻吴知府。
3. 新诗脱手:形容诗写得快,意味着文采横溢。
4. 迟暮:这里借喻年老体衰。
5. 何人共往还:意为有谁陪伴一起游历或交往。
6. 茅茨:草屋。这里暗喻作者的清贫生活。
7. 荆蛮:原指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这里用来表示诗人流寓之地。
8. 悲欢怨怼:这里是诗人对自己诗作主题的概括,表达出他人生中喜悦、悲伤、抱怨等各种情绪。
9. 三千首:表示诗人的作品很多。
10. 无思:佛家语,意为“无所思,无所求”,这里是诗人请求删去自己作品中的执着之情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江南庾子山”比喻吴知府,展现出其诗歌创作的才情与风采。接着提到他写出了“新诗脱手意长闲”的佳篇,表达了作者对其作品的赞美之情。在颔联中,诗人自述并没有因年岁渐老而感到悲哀,而是期待着能有人一起共享这份诗情画意。颈联则描写了自己的境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怀念。最后的两句诗中,诗人感慨自己在坎坷人生中写下了许多悲欢交加的诗篇,希望能够把这些烦恼与忧虑都忘却,求得内心的宁静。全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表达了他在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悲欢离合和酸甜苦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用前韵谢吴知府》是南宋诗人释宝昙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歌颂了知府的仁政和美德,表达了作者对官场腐败的不满和对清廉政治的向往。
释宝昙生活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分裂,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在这一时期成为了一名僧人,试图通过佛法来拯救众生。然而,他也看到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对此感到痛心疾首。在这种情况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歌,表达了对清廉政治的向往和对知府仁政的赞美。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权臣当道,政治腐败严重。许多官员为了个人利益,置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于不顾,导致民不聊生。而吴知府却是一个廉洁奉公、为民谋福祉的好官,他的行为让释宝昙深感敬佩。因此,在诗歌中,释宝昙以吴知府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对清廉政治的向往和对贪官污吏的厌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