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朱通判敦儒韵 其一
腐儒奋迹自耕耘,冒玷台衡力不任。
版筑作霖乖素愿,山云出岫本无心。
衰迟向老开三径,豪迈平时惜寸阴。
蚤伏诗名压元白,细看佳句用工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知识渊博的学者们在文学领域里勤奋耕耘,
却因为自身能力有限而无法胜任重要的职务。
他们像泥土中的甘霖一样美好却难以实现初衷,
犹如山间的云雾自由自在地流动而无心追求名利。
在这苍老岁月中开辟自己的道路,
平日里怀着豪迈之心珍惜每一刻光阴。
他们的诗名早已盛于元稹和白居易之上,
仔细品味他们的佳作,用心之深让人叹服。
去完善
释义
1. 腐儒:指无才无德之人,这里是作者的自谦之词。
2. 奋迹:奋发努力。
3. 自耕耘:指亲自耕作,这里指自己努力。
4. 冒玷:玷污,损坏。这里指难以胜任朝廷的高官重任。
5. 台衡:古代中央政府最高行政机构的长官。这里指尚书省。
6. 版筑作霖:版筑是指用木板和夯土筑成的房屋,这里代指简陋的房屋;霖指甘霖,这里表示渴望得到朝廷的赏识。
7. 乖素愿:违背了原本的心愿。
8. 山云出岫:山云从山谷中升起,比喻自己抱负得以施展。
9. 三径:三条小径,这里指自己的田园生活。
10. 豪迈:性格豪放不羁。
11. 惜寸阴:珍惜时间。
12. 元白:元稹和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这里指当时的文坛领袖。
13. 工深:构思巧妙,手法精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吕颐浩对自己作为耕读之人的勤奋执着,以及在生活中无法达到自己理想的无奈。他将自己的境况比作在雨季中辛勤劳作的农民,努力让自己的精神焕发,就如同山间随意飘动的白云,原本并无目的和意图。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年迈但仍然坚持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对自己的时间观念有所警醒。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通过仔细琢磨语句的内涵,使得他的诗句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朱通判敦儒韵 其一》是南宋诗人吕颐浩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3年前后,正值宋金交战、南宋政局动荡的时期。
当时,吕颐浩曾任南宋的宰相,对于国家时局有着深刻的洞察。在诗中,他通过描绘山河壮美和民间疾苦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愿为国家和民族利益鞠躬尽瘁的决心。
此外,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外患不断,使得吕颐浩的内心充满了忧虑。然而,尽管局势险恶,但他仍然坚信国家的未来必将光明。这种信念也体现在他的诗歌之中,使这首诗充满了积极的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