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从至西城道中作
霜风卷雾散,天日增光明。
警跸转前路,百鸟相和鸣。
边尘暗长淮,今岁幸西城。
野店翠华过,纵观满簷楹。
丰年高廪多,薄饭犹香秔。
衰钝犹何者,厚颜羞大烹。
盐梅乏滋味,终恐伤和羮。
干戈几时休,忧国心如酲。
归欤魏阙念,老矣沧洲情。
勉力谓诸将,为时请长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风驱散雾气,太阳更加明亮。
随扈引导前行,众鸟齐声歌唱。
边疆战火昏暗,今年幸运在西城。
皇家车队经过乡村小店,檐下围观人群拥挤。
丰收时节粮仓满满,简餐亦香气四溢。
迟钝之我,面对美食无地自容。
缺少调味品,恐怕会影响汤羹美味。
战事何时能平息?忧心国家如同病酒未醒。
思念返回朝廷,但又留恋这江河湖海的生活。
勉励诸位将领,为国出力,争取早日胜利。
去完善
释义
1. 扈从:指侍从皇帝。
2. 西城:古代城市的西城墙一带,此处泛指西部地方。
3. 霜风:寒冷的风。
4. 卷雾散:驱散雾气。
5. 天日:天空的太阳。
6. 警跸:古代皇帝出行时沿途禁止通行的信号。
7. 百鸟:各种鸟类。
8. 相和鸣:相互应和地鸣叫。
9. 边尘:边疆的战火。
10. 长淮:淮河的别称,此处指代北方边疆。
11. 野店:野外的小店。
12. 翠华:皇帝仪仗中的翠华旗,代指皇帝车驾。
13. 檐楹:房屋的前檐和房柱,这里代指整个房子。
14. 丰年:丰收的年份。
15. 高廪:高高的粮仓。
16. 薄饭:简单的饭菜。
17. 犹香秔:犹自散发着稻米的香气。
18. 衰钝:衰老迟钝。
19. 大烹:盛宴,此指美食。
20. 盐梅:调味品,比喻宰相之职。
21. 和羮:羹汤的和谐味道,比喻政治的和谐。
22. 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此处借指战争。
23. 魏阙:古代宫殿门前的楼观,后成为朝廷的代称。
24. 沧洲:水边的地带,常用作隐士的居处。
25. 请长缨:请求用长绳来抓住敌人。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扈从至西城道中作》是南宋诗人吕颐浩的一首描绘行旅风光的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但结合吕颐浩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推测其大致创作于他担任南宋官员期间。
在这个时期,吕颐浩作为南宋官员,经历了多次的宦游生涯,这也使得他对行旅风光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和理解。此外,由于当时南宋正处于金朝的威胁之下,吕颐浩在任职期间也面临着诸多内外交困的政治局势,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深沉的时代忧虑和民族情感。
在这首《扈从至西城道中作》中,吕颐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行旅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充分体现了吕颐浩作为一个南宋文人的担当和责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