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郭思得之归德铺留题 其二
妙年题笔吐英辞,壮岁该当高度色丝。
五字七言嫌浅俗,挥毫新制六言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轻时善于运用优美的言辞写作,壮年时则擅长于表现丰富的情感色彩。认为五字和七言的形式太过简单而缺乏深度,于是拿起笔来尝试创作六言诗。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妙年:青春年少之时,指青年人。
2.题笔:书写文字,这里指写作或书法技艺。
3.吐英辞:创作优美的言辞。
4.壮岁:壮年时期,这里指人生较成熟阶段。
5.该当:应当,理当。
6.高度色丝:形容人容光焕发,精神抖擞。
7.五字七言:五言诗和七言诗,分别指每句五个字和七个字的诗歌形式。
8.浅俗:平淡无奇,没有深度。
9.挥毫:挥洒毛笔,形容书写或创作的动作。
10.新制:新创作的。
11.六言诗:每句六个字的诗歌形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次韵”的形式呈现,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才情契合。开篇通过描述友人年轻时光便能写出优美的诗句,凸显其才华横溢。接着以“壮岁该当高度色丝”表达了对友人正值人生巅峰的赞美,意味着他在诗词上的造诣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诗人觉得五字七言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深厚友情,于是挥毫创作了这首六言诗,以示敬意。整体而言,此诗颂扬了友人的文学成就,同时也表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郭思得之归德铺留题 其二》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吕颐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宋高宗赵构时期(1127年-1162年),此时正值北宋灭亡,金兵南侵,战乱频繁的年代。
吕颐浩在当时的身份是一位忧心国事、关心民生的地方官员。他在任上,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心中忧虑国家命运。在与友人郭思得共同巡查途中,看到归德铺的破败景象,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歌。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原大地饱受战乱摧残,民生凋敝,流离失所的百姓数不胜数。在这种背景下,诗人表达出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又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