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天上月

标题包含
天上月
皎皎天上月,随人如有情。 何当背银烛,弃我如绝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勋(1098年-1174年),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将领、政治家。 曹勋出身于将门世家,他的父亲曹利用曾任北宋名将,官至枢密使。曹勋年轻时即从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明亮的月亮在天空中照耀,好像跟随着有情之人。什么时候我能放下这束光,就像把绝美的花朵丢弃一样,舍弃你呢?
去完善
释义
《天上月》曹勋注释: 1. 皎皎:形容明亮的样子。 2. 随人:伴随人们。 3. 何当:何时才能。 4. 背:背离。 5. 银烛:明亮的蜡烛,此处指月光。 6. 弃我:抛弃我。 7. 绝缨:断绝关系。缨,系在马颈上的红丝带,象征亲密关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天上月》是诗人曹勋通过明月表达了他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冷漠与孤独。诗句“皎皎天上月,随人如有情”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似乎在关爱着每一个人。而“何当背银烛,弃我如绝缨”则表达了对这种关照的反讽,感叹为何月亮不能把它的光辉也照向诗人,反而让诗人感到被遗弃。全诗以月色为主题,表达了诗人渴望关怀而又倍感孤独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上月》是南宋爱国诗人曹勋的一首词作。此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156年前后,此时正值宋金和议时期,中原沦陷,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而北方人民则饱受金人统治之苦。曹勋作为南宋抗金将领,曾多次率兵北上,力图收复失地,但由于朝廷的腐败无能以及金人的强大实力,始终未能实现这一愿望。 在创作这首词时,曹勋正处于人生的一个低谷期。他在军事上的努力和忠诚并未得到皇帝的赏识,反而遭受排挤和打压。这使得他对国家的命运感到忧虑和痛心。然而,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他仍然坚定地相信,只要人民团结一心,定能战胜外敌,恢复祖国的繁荣昌盛。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曹勋通过描绘天上的明月,表达了对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他以月亮作为象征,表达了南渡人民的哀思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此外,他还通过对月亮的赞美,传达出自己对光明、正义和胜利的坚定信念。总的来说,《天上月》反映了曹勋在那个动荡年代里所经历的人生波折以及与时代紧密相连的个人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