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拟古 其二

标题包含
拟古 其二
河汉金气老,海月光陆离。 蟋蟀鸣我床,声声有余悲。 美人天之涯,言旋杳无期。 西风吹脱叶,抚时伤所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银河秋色渐深,海水映出月色斑斓。 蟋蟀在我床边鸣叫,声声让人感慨悲伤。 美丽的佳人远在天涯,归期遥遥没有尽头。 西风吹拂落叶满地,触景生情更增思念之情。
去完善
释义
1. 河汉:指天河,这里用来比喻宽阔的江河。 2. 金气:秋天肃杀之气,古人认为秋天与金属相配,所以有“金秋”的说法。 3. 老:表示时间推移,秋天逐渐深入。 4. 海月:大海上的明月,这个词语可以传达出开阔的视野和明亮的月光。 5. 光陆离:光芒闪烁不定,形容月光摇曳生姿。 6. 蟋蟀:秋天的代表性昆虫,它们的鸣叫被看作是秋天的象征。 7. 余悲:悲伤之情未尽之意。 8. 美 人:思念的人,这里是对自己亲人的呼唤。 9. 天之涯:天边的意思,用来形容相隔很远的地方。 10. 言旋:约定回来,意味着未能兑现的承诺。 11. 杳无期:没有预期的归期,表达出思念之情无法排解。 12. 西风:秋风,代表秋季的到来。 13. 脱叶:落叶,用以描绘秋天树木枯黄的景象。 14. 抚时:感伤时光流逝。 15. 所思:所思念之人,这里同样指的是亲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秋天河汉、海月的景象。“金气”和“光陆离”分别代表着秋天的萧瑟之气和月色如银的美景。紧接着,诗人引入了蟋蟀的叫声,以此作为引子,表达了自己的悲愁情绪。而“美人天之涯”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意味着他遥想着远方的佳人。 接下来,诗人通过写西风和落叶,表达了季节的变化,同时也为诗歌增加了深深的感伤色彩。这种感伤来源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逝去感到哀伤。最后两句“抚时伤所思”正是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念及自己的身世之感和悲伤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古 其二》是南宋诗人董嗣杲在公元1264年所作的一首诗。当时正处于宋元交替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作者生活在一个以农耕为主、商业逐渐兴起的江南地区。 董嗣杲年轻时勤奋好学,以诗文著称,曾应举不第。由于对时局的忧虑和自身命运的感慨,他选择隐居山林,专心从事文学创作。这首诗就诞生在这个时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在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元朝迅速崛起,不断南侵,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董嗣杲目睹了这一历史变迁,深感痛心。他以拟古的形式,通过对古人生活的怀念,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董嗣杲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表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渴望。然而,这种渴望却被现实的残酷打破。诗人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