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蒋德言昆仲三首 其一
平生无所嗜,耽玩惟古今。
以我浅陋质,期于江海深。
万事不挂胸,须臾惜光阴。
五夜常自起,简牍勤披寻。
清风递晨钟,铿然感予心。
年来因多事,力弱不自任。
丛书未暇读,尘埃积中襟。
何当脱鞅绊,归欤松竹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一生中并无特别爱好,只是喜欢欣赏古往今来的文化。
虽然我的学识浅薄,却希望像大海一样深邃广博。
对于万事从不放在心上,只在片刻之间珍惜时间。
常常在夜晚起身,翻阅书籍寻找知识。
清晨的风吹过,清脆的钟声让我心生感慨。
近年来因为琐事繁多,身体疲惫无法承受重担。
没有时间阅读丛书,衣襟上都积满了灰尘。
何时才能摆脱束缚,回归那片宁静的松竹林呢?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诗人对于阅读的热爱与执着,他不受世事纷扰,珍惜每一刻的时光。虽能力有限,但心怀壮志,希望能像海洋一样深邃。然而因为琐事繁多,身心疲惫,难以集中精力阅读。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回归宁静自然生活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由南宋诗人袁燮创作的诗歌《赠蒋德言昆仲三首 其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南宋抗金斗争,文人墨客纷纷投身报国事业。
袁燮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兴亡而努力。他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然而,由于他的正直性格和坚定的抗金立场,他在官场上受到了排挤。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袁燮结识了蒋德言兄弟,他们对国家兴亡有着共同的关注。这首诗歌就是袁燮为表达对蒋德言兄弟的敬意和支持而创作的。诗中,袁燮以竹子为象征,赞美了蒋氏兄弟的高尚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袁燮在那个动荡时代所展现出的家国情怀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