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陪使君领客之湖庄
鹳鸣双艣压中流,断送余分不尽秋。
石罅有声轰壮语,风骄无计尼真游。
江神自合供如愿,艇子尤能送莫愁。
却笑湖庄真落莫,但留斜日照归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鹭鸟齐飞掠过中流,展现出秋天的美好。
石缝间传来雄壮的声响,尽管风势强大却无法阻挡我真切地感受这场出游。
江神仿佛在满足我的愿望,小艇带我漫游。
看着湖边的村庄,只有夕阳下的归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曹彦约:南宋大臣,曾任礼部尚书等职。
2. 十月一日:指农历十月初一。
3.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作者自己。
4. 湖庄:指位于湖边的一处庄园。
5. 鹳鸣双艣压中流:鹳鸣,鹳鸟的叫声;双艣,即两艘船,此处代指作者的船;压中流,指船只行驶在江水的中央。
6. 断送余分不尽秋:断送,指度过时光;余分,剩余的秋天;不尽秋,意指深秋时节。
7. 石罅有声轰壮语:石罅,石头间的裂缝;有声,发出声音;轰壮语,形容声音宏大而雄壮。
8. 风骄无计尼真游:风骄,狂风肆虐;无计,无法阻止;尼真游,阻止人们真正的游玩。
9. 江神自合供如愿:江神,此处指长江之神;自合,自然应该;供如愿,满足人们的愿望。
10. 艇子尤能送莫愁:艇子,小船;尤能,尤其能够;送莫愁,此处用“莫愁”指代游船,表示游船能带着游客到达各处游览。
11. 却笑湖庄真落莫:却笑,反讽的语气;湖庄,湖边的庄园;真落莫,真的冷清、落寞。
12. 但留斜日照归驺:但,只;斜日,夕阳;照归驺,照射在归途的车马之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陪同地方官员游玩的过程中所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篇以“鹳鸣双艣压中流”一句,展现了船只行于江河之中的景象,同时通过“压中流”的描述,表现出水流的湍急。接下来的“断送余分不尽秋”则是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受,借此表达出时光流逝之意。
在描绘自然景色之后,诗人开始关注声音的变化,“石罅有声轰壮语”则是对瀑布跌落产生的轰鸣声的描绘,而“风骄无计尼真游”则借风的力量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真实的情感。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江神自合供如愿,艇子尤能送莫愁”则是通过对江神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同时也揭示了诗歌的主题:陪伴官员游览的乐趣。
最后,以“却笑湖庄真落莫,但留斜日照归驺”结尾,强调了诗人对于此次出游的回忆以及地方风光的赞美。通过对夕阳照耀的湖庄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了一种闲适、悠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风格豪放,节奏明快,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十月一日陪使君领客之湖庄》是南宋诗人曹彦约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当时曹彦约为光州刺史。
曹彦约生活在南宋中期,这个时期政治腐败、外患频仍,社会矛盾尖锐。他历任州县官吏,了解民间疾苦,关心国家安危,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他在诗中写道:“我欲攀龙见明主,黄金台远空踟蹰”,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决心。
在光州刺史任上,曹彦约积极参与地方政务,关注民生,同时也与文人墨客交往密切,常常以诗会友。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当时正值秋天,他与使君一起带领客人游览湖庄,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情怀,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