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郡守喜雨之什

标题包含
和郡守喜雨之什
一犁甘泽应虔恭,顿觉山川返旧容。 宿霭酿成千嶂雨,迅雷惊起九渊龙。 水生洲渚寛溪女,润浃郊原慰老农。 衰病不知春过去,强持杯酒略相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光,字泰发,号转庵,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李光生于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州等职。在任期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犁的沃土播下虔诚与恭敬,顷刻间山川焕发出古老的生机。 沉睡的雾气汇集成千重山雨,迅疾的雷声惊醒深潭中的蛟龙。 水泽遍布的沙洲让村女欣喜,润泽广阔的田野抚慰了老农的心田。 疲惫的病躯不觉春光已去,勉力举起酒杯与大家一同欢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和:指依照别人的诗体或诗意而作的诗。 2. 郡守:古代官职名,负责一个郡的行政事务。 3. 喜雨之什:指喜欢下雨的内容。什是诗篇的意思。 4. 一犁甘泽:形容适时的雨水对农业的重要。犁是翻土的工具,这里用来比喻雨水。 5. 虔恭:恭敬之意。 6. 宿霭:意思是隔夜的云气。 7. 千嶂雨:表示雨水湿润了高山。 8. 迅雷:快速的雷电。 9. 九渊龙:出自《周易·乾卦》"潜龙勿用",比喻处在深隐状态的英雄豪杰。 10. 水生洲渚:河流中的岛屿涨水后的景象。 11. 宽溪女:溪水变宽,溪边的妇女可以得到更多的水源。 12. 润浃:滋润的样子。 13. 衰病:身体虚弱患病。 14. 春过去:春天过去了。 15. 强持:勉强拿着。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一犁甘泽应虔恭”开篇,描绘了久旱逢甘霖的情景。犁地、播种,代表了农民在雨季开始时的辛勤劳动。这里的“虔恭”一词表现出诗人对这场雨的期待与敬意,彰显出自然界的神威。“顿觉山川返旧容”则是对雨后天晴的壮丽景色的描述,大自然经过洗礼后的美丽画卷展现眼前,一切如故,万象更新。 接下来,诗人通过“宿霭酿成千嶂雨,迅雷惊起九渊龙”进一步展现雷雨交加的场景。千嶂雨使得群山云雾缭绕,衬托出其磅礴的气势;而“迅雷惊起九渊龙”则借助于神话传说,表达出雷雨之势撼人心魄。 诗人又以“水生洲渚宽溪女,润浃郊原慰老农”呈现雨后溪水满溢以及滋润田地的画面,既表现了水资源的丰富和溪女的喜悦之情,又传达了老农久旱逢甘雨后的欣慰之感。 最后,诗人以自己的处境收尾,“衰病不知春过去,强持杯酒略相从”,表示在疾病缠身中仍然愿意同人们分享这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郡守喜雨之什》是南宋诗人李光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战乱之中,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但始终面临着金国的威胁。 李光作为南宋著名文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曾在朝为官,但因直言不讳而多次受到贬谪。在创作这首诗时,李光担任湖南郴州知州,负责治理地方事务。在任期间,他关心民生,努力改善百姓的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南方地区由于长期干旱,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百姓生活困苦。在得知久旱逢甘霖之后,李光欣喜不已,于是创作了这首《和郡守喜雨之什》,以表达他对雨的期盼和喜悦之情。 在这首诗中,李光通过对春雨滋润大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关注和对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像春雨一样,为百姓带来福祉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