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应符读韩评论以龊诗教其岁月乃三十二所作今

标题包含
应符读韩评论以龊诗教其岁月乃三十二所作今
咄咄汝为子,念之心可寒。 慕则非所慕,难则非所敛。 愚生乃击俗,达人斯大观。 大明高照耀,沧海足波澜。 不求胜己友,有过执挟弹。 不绝害心念,诚身奚喜欢。 沟浍无源本,易盈还易乾。 见善苟不明,譬彼东西湍。 仁义根於心,视精而行端。 读书贵知道,事亲宁以官。 会稽产竹箭,西海出琅玕。 虚名何足尚,所惧实才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们这些孩子啊,我想到就感到心里冷。渴望的东西不是想要的,困难的也不是该约束的。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因此被世俗困扰,但贤明之人可以理解大境界。光明普照,沧海也能掀起波涛。我不寻求胜过我的朋友,有错误就去改正。不结束内心的困惑,追求诚实又有什么好高兴的呢?就像河渠没有水源一样,容易满也容易干。看见善良如果不去理解,就像是东边的激流。仁爱和正义的根源在于内心,眼神专注行为端正。读书关键是理解知识,侍奉双亲比当官重要。会稽地区生产竹子,西方的大海出产美玉。虚无的名声有什么值得追求呢,真正让人害怕的是缺乏真实的才能。
去完善
释义
1. 应符:人名,指孙应符。 2. 韩评论:指汉代著名文人韩愈的诗论观点。 3. 汝为子:用第二人称称呼自己。 4. 慕则非所慕,难则非所敛:表示不满足现状,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5. 大明高照耀,沧海足波澜:赞美自然景色壮观。 6. 不求胜己友,有过执挟弹:表示对朋友宽容,勇于承认错误。 7. 沟浍无源本,易盈还易乾:比喻人的修养根基不稳,容易得意忘形。 8. 视精而行端:观察事物要敏锐,行为端正。 9. 读书贵知道,事亲宁以官:提倡读书是为了明理,孝顺父母重于功名。 10. 会稽产竹箭,西海出琅玕:表明人才来源于各个地方。 11. 虚名何足尚,所惧实才难:鄙视虚名,担忧自身才能不足。
去完善
赏析
《应符读韩评论以龊诗教其岁月乃三十二所作今》是南宋诗人孙应符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和对人生的思考。全诗结构紧凑,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首联“咄咄汝为子,念之心可寒”,诗人以劝诫的口吻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过分追求名利,以免内心承受巨大的压力。 颔联“慕则非所慕,难则非所敛”,诗人认为真正的贤能之士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追求,而不是盲目地羡慕他人或过分地苛求自己。 颈联“愚生乃击俗,达人斯大观”,诗人认为愚蠢的人往往会受到世俗的影响,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尾联“虚名何足尚,所惧实才难”,诗人指出虚名并不可贵,真正可贵的是具有真才实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应符读韩评论以龊诗教其岁月乃三十二所作今》是南宋诗人孙应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南宋王朝,北方大片领土被金国占领。政治、军事形势极度紧张,民生疾苦。然而,文化上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鼎盛时期,诸如陆游、杨万里、辛弃疾等著名文人墨客均活跃于这一时期,他们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民众的心声。 孙应符作为这个时期的文人,也深受时局的影响。他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患意识,揭示民间的苦难现实。这首《应符读韩评论以龊诗教其岁月乃三十二所作今》便是他在这段特殊时期的人生体验和社会观察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