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标题包含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先(990年-1078年),字子野,北宋著名词人。他出生于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后中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判官等地方官职。晚年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生...查看更多
连建华_7952
去完善

译文
在花前月下的美好时光里,我们短暂相聚。遗憾的是受到阻碍而无法尽情相谈。更何况在酒醉后醒来,美梦已断,花儿凋谢,月亮也变得模糊不清。 花儿不断绽放,月光永无止尽。我们的心意相通。此时此刻,但愿我们能像柳枝那样,紧紧相连,与春风共舞。
连建华_7952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诉衷情:词牌名。 2. 花前月下:比喻美好的时光和环境。 3. 苦恨:痛苦悔恨。 4. 阻从容:阻止了(我们的)相聚时间。 5. 酒醒:指酒醉之后醒来的状态。 6. 梦断:梦醒,梦境结束。 7. 花谢月朦胧:形容花朵凋谢,月色暗淡的场景。 8. 不尽:无法说完。 9. 无穷:没有尽头。 10. 两心同:两人心意相同。 11. 此时愿作:表示希望这个时候能变成。 12. 杨柳千丝:柳树纤细的枝条,常用来象征爱情或离别。 13. 绊惹春风:被春风所牵引。
连建华_7952
去完善
赏析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场短暂的相会,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花前月下暂相逢”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相聚的短暂与美好,而“苦恨阻从容”则道出了现实的无奈。紧接着,“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失落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 下阙中,“花不尽,月无穷”表达了自然的永恒与人类的渺小,凸显出人生短暂而美好的特点。随后,“两心同”表达了恋人们心意相通的情感,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情感交流。最后两句,“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则是作者希望借此表达出永恒的相思之情,愿如柳枝般不断牵绊春风,寄托无尽的思念。
连建华_7952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是宋代词人张先的一首佳作。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年代不详。在这个时期,张先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既有官场上的得意,也有生活中的失意。他曾担任过知县、知府等地方官职,但因为性格耿直,不愿随波逐流,仕途并不顺利。 北宋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发展。特别是词这一文学形式,在宋初逐渐兴起并进入高峰。张先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作以婉约柔美著称,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和典故,表达情感真挚细腻。 这首《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正是表现了作者在这个时期的人生体验。词中以花前月下的美好时光,描绘出人间短暂相聚的珍贵与无奈,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连建华_7952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