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自释

标题包含
自释
繁红妒紫绚前林,杖策来栖花下阴。 休道游情难似昔,可能他日尚如今。 乍晴涧曲萦流水,未晓庭臯调野禽。 毕竟老天怜老子,幽闲断送一生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繁花与紫罗兰争艳于前方树林,我手执拐杖在花的阴影下来到此地。尽管漫游之情已不如往昔,或许它会在未来重现。初晴的小溪环绕着流水,拂晓前的庭院里鸟儿正在鸣叫。毕竟,大自然对我这个老人家还是很怜爱的,这闲暇宁静的时光足以陪伴我度过余生。
去完善
释义
【繁红】盛开的花朵。【妒紫】使紫色嫉妒的花。形容花开得非常茂盛且颜色鲜艳。【绚】绚烂,使周围环境增色。【前林】前面的树林。【杖策】拿着拐杖。【游情】游玩的心情。【昔】过去。【他日】将来某个时候。【可能】或许,表示不确定的推测。【涧曲】山间曲折的小溪。【萦流水】萦绕着流动的溪水。【庭臯】庭园。【调野禽】聆听野外鸟儿的鸣叫。【幽闲】清静、闲暇的状态。【断送】消磨时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自释》描绘了诗人晚年隐居田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生活中找到的乐趣和慰藉。首联以绚丽的红花、紫花比喻繁华世界,而诗人则选择隐居于花草树木之下,显示出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颔联暗示岁月沧桑,昔日豪情不再,但诗人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或许将来会重拾当年的激情。颈联通过描述晴日的山涧溪流与拂晓的鸟鸣,展现出宁静致远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尾联则表达了对上天的感激之情,认为这种恬淡的生活正符合他的心意。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释》是南宋诗人叶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45年,正值南宋末期。当时,朝廷腐败,政治黑暗,民间疾苦重重,诗人在目睹了这些社会现象后,感慨万分,从而创作了这首诗歌。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叶茵本人也已年至古稀,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落第,后又因战乱而家道中落,生活困苦。然而,尽管面对诸多磨难,他却始终保持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关心民生,同情百姓疾苦。这些都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情感基础。 在南宋末年,国家政权日渐衰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外有金兵入侵,内有农民起义,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同时,由于朝廷的腐败,官场黑暗,许多正直之士受到排挤和打击,这使得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善恶。这种时代背景也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灵感,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