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水阁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渐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热,蟹黄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池边的建筑已经破旧荒废,这次邀请朋友们共度重阳节。虽然秋天景色逐渐淡化,但我们可以欣赏到寒菊晚节的香气。酒的味道已经很醇厚,蟹黄饱满不再需要更多的调料。近年来饮酒的兴致减弱了,但是还有力气大声吟咏诗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池馆:水池边的亭台楼阁。这里指水阁。
2. 隳(huī):毁坏。
3. 古榭(xiè):古代的亭台楼阁。
4. 延:邀请。
5. 嘉客:贵客,尊贵的客人。
6.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传统上登高赏菊的节日。
7. 老圃:年老的菜农。这里诗人自比。
8. 秋容:秋天的景色。
9. 寒花:菊花。
10. 晚节:晚年。这里指菊花到了晚秋时节依然盛开。
11. 酒味已醇:形容酒的滋味醇厚。
12. 新过热:刚刚热过的意思。这里指刚温过的酒。
13. 蟹黄:螃蟹的黄色部分,口感鲜美。
14. 不须霜:不需要等到下霜的时候。这里指螃蟹在霜降前就已经非常肥美了。
15. 饮兴:饮酒的兴趣。
16. 衰难强:勉强不来。这里指喝酒兴致减退。
17. 高吟:高声吟唱。这里指诗人抒发情感的吟咏。
18. 力尚狂:力量还相当充沛。这里指诗人虽然年纪渐老,但诗兴仍然很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共度重阳节的场景。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岁月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水阁》是北宋名臣韩琦创作的一首描绘重阳节登高赏景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但根据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创作于重阳节当天或前后。
在韩琦的一生中,他曾多次出任地方官职,并在军事、政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他的时代,北宋正处于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然而边境的紧张局势始终存在。作为一位忠君爱国的官员,韩琦始终关注国家的安危。他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既是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也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九日水阁》中,韩琦通过描绘重阳节登高的情景,表达了他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中提到的“官闲”和“客至”等词,反映出他虽然在官场有所成就,但仍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