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锦堂
古人之富贵,贵归本郡县。
譬若衣锦游,白昼自光绚。
不则如夜行,虽丽胡由见。
事累载方册,今复著俚谚。
或纡太守章,或拥使者传。
歌樵忘故穷,涤器掩前贱。
所得快恩仇,爱恶任骄狷。
其志止于此,士固不足羡。
兹予来旧邦,意弗在矜衒。
以疾而量力,惧莫称方面。
抗表纳金节,假守冀乡便。
帝曰其汝俞,建纛往临殿。
行路不云非,观叹溢郊甸。
病躯谐少休,先陇遂完缮。
岁时存父老,伏腊洁亲荐。
恩荣孰与偕,衰劣愧独擅。
公余新此堂,夫岂事饮燕。
亦非张美名,轻薄诧绅弁。
重禄许安闲,顾己常竞战。
庶一视题榜,则念报主眷。
汝报能何为,进道确无倦。
忠义耸大节,匪石乌可转。
虽前有鼎镬,死耳誓不变。
丹诚难悉陈,感泣对笔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人的荣华富贵,尊贵者回到家乡。
就如同穿着锦绣华服,白天的阳光自然绚丽。
否则就像夜晚行走,虽有华丽却不能被看见。
这些事情记录在古书中,现在又用民间谚语来表达。
有人担任太守,有人成为使者。
砍柴的歌声忘却了过去的贫穷,洗刷器皿掩盖了从前的卑微。
他们得到的快乐解决了恩怨,爱与厌恶都表现在骄傲和偏激中。
他们的志向仅此而已,文人雅士也不值得羡慕。
现在我回到故乡,心里并不想炫耀什么。
考虑到我的疾病和能力,恐怕无法胜任重要职务。
我递交辞呈接受金节的仪式,希望能在故乡方便的地方任职。
皇帝说:“好吧,你就去吧。”然后我就带着旗帜前往宫殿。
路上的行人没有议论我的不是,围观的人充满了赞叹。
我的病体在休假中得到缓解,先人的陵墓也得以修整。
四季祭拜父母长辈,献祭时心中充满虔诚。
恩宠和荣耀谁能与我共享,衰弱和失败让我独自羞愧。
我在公务之余兴建此堂,并非为了宴饮和玩乐。
也不是为了张扬名声,让那些官员惊讶。
丰厚的俸禄可以让我过上安稳的生活,但自己的内心却要不断争战。
希望每次看到牌匾,都能牢记报答君主的恩情。
我能回报什么呢?只有坚定地追求真理,毫不懈怠。
忠诚正义是我坚定的信念,如同磐石般坚定不移。
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也要誓死不变。
这些赤诚之言难以全部表达,只能感慨地面对笔墨纸砚。
去完善
释义
注解如下:
1. 昼锦堂:古代官吏显达回乡时所建的纪念性建筑,用以炫耀自己的功绩。
2. 本郡县:指官员自己家乡的郡县。
3. 衣锦游:穿着华丽的衣服招摇过市。
4. 白昼自光绚:白天的阳光照耀着华丽的服饰闪闪发光。
5. 不则如夜行:如果不这样,就像在夜里行走一样,无法展示华丽。
6. 方册:书籍,这里指记载此类事迹的书籍。
7. 俚谚:民间谚语,这里指用民间谚语来概括这一现象。
8. 太守章:太守的官印,这里代指太守的职位。
9. 使者传:使者的符节,这里代指使者的身份。
10. 歌樵忘故穷:唱歌打柴的人忘记了过去的贫穷生活。
11. 涤器掩前贱:洗涤器具的人掩盖了之前的低贱地位。
12. 恩仇:恩情和仇恨。
13. 骄狷:骄傲和偏激。
14. 矜衒:炫耀,夸耀。
15. 以疾而量力:因为疾病而量力而行。
16. 假守冀乡便:暂时担任太守职务,希望为家乡做些贡献。
17. 建纛往临殿:建立自己的权威,前往处理政务。
18. 病躯谐少休:因病情稍作休息。
19. 先陇遂完缮:修缮祖坟。
20. 伏腊:农历六月祭祀祖先的活动。
21. 亲荐:亲自向祖先献祭。
22. 绅弁:有地位的士人。
23. 安闲:安逸闲暇的生活。
24. 顾己常竞战: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竞争状态。
25. 题榜:匾额,这里指昼锦堂的匾额。
26. 鼎镬:古代的烹饪器具,这里指危险、灾难。
27. 丹诚:赤诚之心。
去完善
赏析
《昼锦堂》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韩琦所作,这首诗通过对“昼锦”这一主题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古人富贵的看法,并表达了个人政治抱负和忠诚于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
诗的开篇即揭示了古人在富贵之后往往衣锦还乡的本质,将财富看作白昼中闪耀的光芒。然而诗人认为这样的行为过于狭隘,不能彰显真正的富贵品质。接着诗人提及富贵者在史册中的形象,有时表现为太守,有时为使者,但他们都会在名声上有所增益。同时,他们对于恩仇有着强烈的情感表现,但这些并不能被视作值得赞誉的品质。诗人通过表达对这种行为的批判,表明自己更看重的是心怀天下的士人情怀。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来到故乡的情况,表明自己并没有那种炫耀财富的心态,反而是以病患之躯去考虑如何为民效力。诗人上疏请求担任地方官职,以便更好地服务家乡百姓。皇帝批准了诗人的请求,诗人踏上了新的征程。在这个过程中,诗人不仅处理政务,还能在闲暇时照顾家乡的老人,在祭祀节日为亲人献祭,体现了其敬业精神和对家乡的热爱。
然而,诗人在诗中并未自我陶醉于这种辛劳的政绩,而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对自己的精神状态进行反思和告诫。他用“重禄许安闲,顾己常竞战”来表达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态度,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清醒和自制。
最后,诗人寄语自己,勉励自己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报效国家的信念,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要坚定不移地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表现出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昼锦堂》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韩琦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960-1127年),具体年份无法确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正处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阶段,儒家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推广,文人墨客纷纷创作诗歌、词赋以抒发胸臆。
在这个时期,韩琦身为一代名臣,曾历任多职,包括侍读学士、枢密使等要职,深得仁宗、英宗、神宗三位皇帝的信任。然而,尽管他政绩斐然,但在官场生涯中也遭遇了不少挫折。例如,他曾因推行新法而遭到保守派的攻击,一度被贬谪出京。这些人生经历使得韩琦在创作这首词时,既表达了对自己功业的自豪,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