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素馨

标题包含
素馨
负得刘王侍女称,何年钟作冢魂英。 月娥暗吐温柔态,海国元标悉茗名。 翠髻云鬟争点缀,风香露屑鬬轻盈。 分明削就梅花雪,谁在瑶台醉月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令妃宫女备受赞誉,何年墓中葬英勇。 月下嫦娥显现娇柔气质,海中仙岛皆知名。 翠绿发髻与云鬓争相辉映,花香和露水共显轻盈姿态。 分明是雕刻成的梅花形状的雪,谁在这瑶池沉醉在月色下。
去完善
释义
1. 刘王:这里指汉高祖刘邦。 2. 钟作冢:意思是钟磬声变成了旷野的悲鸣。 3. 月娥:月亮的别称,通常代指女性。 4. 海国:即海外诸国。 5. 元标:即原文标题中提到的“素馨”。 6. 悉茗名:意为全部是著名的茶名。 7. 翠髻云鬟:形容女子头饰之美。 8. 风香露屑:微风中的香气和露珠般的花朵。 9. 梅花雪:代指美丽的景象。 10.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素馨花的诗。诗人以刘王侍女的称谓来表达对素馨花的赞美,暗示其高雅气质。随后提到“钟作冢魂英”,意为素馨花如同英魂般的存在,具有独特的精神品质。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月娥、海国、悉茗等意象,展现素馨花优雅的姿态和香气四溢的特点。其中“翠髻云鬟争点缀”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盛开时的繁茂景象。而“风香露屑鬬轻盈”则表现了素馨花在风中摇曳生姿的柔美姿态。 结尾两句“分明削就梅花雪,谁在瑶台醉月明”,则以梅花雪为喻,强调素馨花的洁白无瑕,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素馨花的深深喜爱之情。整首诗通过对素馨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美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瑶台仙境,陶醉于素馨花的美好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素馨》是南宋诗人董嗣杲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90年至1205年之间,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北方被金人占领。这一时期,董嗣杲因科场失意,仕途不顺,流寓杭州,生活困苦,但他仍然坚持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的动荡时期。一方面,北方的金国对南宋形成强大压力,而南宋朝廷却表现出严重的腐败和软弱;另一方面,由于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官僚机构的腐败,广大士人阶层普遍感到前途渺茫,宦途艰难。董嗣杲正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人生际遇反映了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共同的命运和心态。 《素馨》这首诗通过对素馨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素馨花象征着纯洁和高雅,但在作者的笔下,它们却显得那么脆弱和不胜寒暑。这实际上是作者以花喻人,借花言志,表达了自己在现实困境中的挣扎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