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曲
汉将留边朔,遥遥岁序深。谁堪牧马思,正是胡笳吟。
曲断关山月,声悲雨雪阴。传书问苏武,陵也独何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汉代将领驻守边疆,历经漫长的岁月。谁能忍受思念家乡之苦,此刻正传来胡笳之声。
乐曲中断了远方的月光,声音在雨雪阴霾中显得悲伤。向苏武传递书信询问,他独自承受了什么样的心情。
去完善
释义
《胡笳曲》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的诗,以下是诗中的词句注释:
1. 汉将:汉代的将领。这里指汉朝时期在北方边陲与匈奴作战的将领。
2. 朔:指北方边陲地区。
3. 遥:遥远。
4. 岁序:年份的顺序,即时间。
5. 牧马思:指放牧战马时的思念之情。
6. 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用于发声的乐器,类似于笛子。
7. 曲:指音乐。
8. 关山月:形容边疆山海关隘的景象。
9. 雨雪阴:指风雪交加的天气。
10. 传书:传递书信。
11. 苏武:西汉时期的著名外交使节,曾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坚决不投降,最后得以回国。
12. 陵:指霍去病,西汉著名的军事家,曾率军攻打匈奴。
13. 何心:什么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浑的边塞景象和悲壮的胡笳之音展现了汉代边疆戍守的生活情景。首联描述了汉将在边陲度过漫长的岁月,突出了边防任务的艰辛与重要。颔联通过“牧马思”这一细节刻画了戍边的战士思念家乡的哀愁,而“胡笳吟”则暗示了在艰苦环境下,战士们借助音乐倾诉内心的情感。颈联以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戍边生活的荒凉,凸现了战士们恪尽职守的精神风貌。尾联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苏武忠贞气节的赞美,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的敬仰之情。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在冷静观察生活现象的基础上,成功地运用了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段,展示了一幅雄浑悲壮的边塞画卷,以此激励人们对忠诚、英勇品质的崇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胡笳曲》是唐代诗人郑愔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玄宗时期(712年-756年),此时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社会繁荣稳定,文化艺术也空前繁荣。
郑愔作为一位颇有才华的文人,他的一生颇有些传奇色彩。他曾担任唐玄宗的宰相,后因贪污被贬为地方官。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民间的疾苦,对社会的黑暗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郑愔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诗篇,其中就包括这首《胡笳曲》。在这首诗中,他以胡笳的音色为引子,描绘了一幅边疆战乱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深切关注。他用激昂的诗句表达了希望和平的愿望,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