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三十首 其四

标题包含
颂古三十首 其四
云门舌上有龙泉,爱把金针黑处穿。 要会衲僧巴鼻子,一条红线两人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云雾之间有龙泉剑,常常在黑暗之处展示它的锋利。要想领悟到僧侣们的真意,需要一根红线联系双方的心灵。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云门:指云门文偃禅师,五代时云门宗的创始人,他提倡禅法直指人心。 2. 龙泉:龙泉剑,古代名剑之一,此处代指佛家的智慧与力量。 3. 金针:比喻引导人们觉悟的佛法。 4. 黑处:佛教用语,指众生无明的地方,即烦恼的根源。 5. 巴鼻子:禅宗用语,意思是不求明白的道理,只追求实际的修行。 6. 红线:喻指师徒之间传承的纽带关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颂古三十首 其四》是宋朝诗人释怀深所作,以禅宗公案为主题,采用了象征性的手法和深邃的禅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诗的首句“云门舌上有龙泉”描绘了云门的语言艺术魅力,就如龙泉宝剑般犀利而富有哲理。这里“龙泉”比喻为智慧,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云门高超的表达能力。 第二句“爱把金针黑处穿”意味着善用禅宗智慧洞察事物的本质。诗人用“金针”来形容引导人们领悟真理的关键语句,形象地展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三句“要会衲僧巴鼻子”则表达了诗人对理解禅宗修行的要求,强调正确领会禅宗道理的重要性。其中“巴鼻子”在禅宗中是开导学人的意思,此句意味通过禅宗的指导达到精神觉醒。 末句“一条红线两人牵”则是诗人借喻佛教中救度众生与菩萨的关系,形象地表现出佛教徒修行过程中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这句诗意象丰富,寓意深刻,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三十首 其四》是宋代诗僧释怀深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从诗中的“若知”、“肯去”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提倡的是一种放下执着、勇敢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方面,该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1279年),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但佛教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和发展。释怀深作为一位禅宗僧人,他的诗歌作品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禅宗哲学的影响。在这段时间里,他可能经历了人生的一些起伏,如亲人离世、战乱流离等,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精神解脱的信念。 同时,这个时代背景下,理学思想逐渐兴起并成为主流,这与禅宗哲学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和碰撞。释怀深作为一个禅僧,他在面对时代的变迁和挑战时,坚守自己的信仰,并通过诗歌传达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