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山
鹫岭旧寻诗,重来十载期。
蛩吟僧定榻,猿挂鹤栖枝。
山月穿窗入,溪云傍竹移。
一声清磬发,应悔出家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寻访过鹫岭的诗句,再次回来已是十年之后。
蟋蟀在僧人禅定的床榻上低鸣,猿猴挂在仙鹤栖息的树枝上。
山间的明月穿透窗户照进来,溪边的云彩伴着竹子轻轻飘动。
忽然听到一声清脆的钟声,应该是对自己出家太迟的悔恨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鹫岭:这里指代天竺山。
2. 蛩:昆虫名,类似蟋蟀。
3. 僧定榻:僧人静修的床铺。
4. 鹤栖枝:古人认为仙鹤栖息在树枝上,此处寓意高人隐居之处。
5. 穿窗入:月光透过窗户照进室内。
6. 傍竹移:形容溪水伴着竹林流动。
7. 磬:古代石制敲击乐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故地重游,十年之后的感慨。首联写诗人再次来到鹫岭,寻找曾经的诗句,点明故地重游的主题。颔联通过“蛩吟僧定榻,猿挂鹤栖枝”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山间宁静祥和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颈联中的“山月穿窗入,溪云傍竹移”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进一步表现出诗人的归隐之心。尾联以“一声清磬发,应悔出家迟”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清静无为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竺山》是宋代诗人俞德邻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时期。在当时,国家分裂、战乱不断,但诗人在游历祖国山河的过程中,依然能够发现自然之美,从而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在这一年里,俞德邻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在科举考试中未能脱颖而出,仕途并不顺利。然而,正是这段低谷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祖国的河山,去感受自然的壮美。
在同一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国对南宋虎视眈眈,战争一触即发。在这种背景下,诗人更加珍视和平的岁月,希望以诗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希望能唤起人们对国家的关注和热爱。
总的来说,《天竺山》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俞德邻历经人生波折和时代动荡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天竺山的壮丽景色,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