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夫华严阁
星郎德望欲摩天,坎止流行任自然。
直道不回真铁石,高怀未老已林泉。
宗门夙了风幡动,杰阁聊修香火缘。
顾我驱驰成底事,羡公真是地行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位名叫星郎的人德行高尚,有很高的声望,他的品行足以媲美摩天大楼。他顺其自然,不刻意追求名利,随着命运起起伏伏。他为人正直、真诚,就像一块坚硬的铁石。他胸怀宽广,晚年依然有着潇洒的生活态度。他在佛门中修行已久,了解了佛法的真谛。他修建了一座高楼,成为了佛教的香火之地。看到他的生活,我不禁感叹,自己忙于奔波,却始终没有找到真正的归宿。而他却能悠然自得,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星郎:指汉时贤良文学之士。这里借指陈大夫。
2. 德望:道德声望。
3. 摩天:接近天,形容极高或极大。
4. 坎止流行:谓遇阻则止,顺其自然。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5. 直道不回:坚持正义之道,不受歪风邪气影响。
6. 高怀:高尚的情怀。
7. 林泉:山林泉水,喻指隐逸之地。
8. 宗门:佛教指一切宗派的根源,禅宗更以此指禅堂。
9. 夙了:早就明了。
10. 风幡动:禅宗故事。
11. 杰阁:壮丽的楼阁。
12. 香火缘:宗教信仰的因缘。
13. 顾我:看我。
14. 驱驰:奔波劳碌。
15. 成底事:完成什么大事。
16. 羡公:羡慕您。
17. 地行仙:道教谓居地的仙人。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赞美陈大夫的诗歌中,诗人邓肃通过对陈大夫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佩之情。首先,邓肃用“星郎德望欲摩天”来形容陈大夫的高尚品德和威望,表达了他的敬仰之意。接着,他通过“坎止流行任自然”来描述陈大夫顺应自然、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随后,他用“直道不回真铁石”赞美陈大夫坚守正义、刚正不阿的品质,用“高怀未老已林泉”表现陈大夫即使年岁已高,依然保持着热爱自然的生活态度。
在诗的下半部分,邓肃通过对陈大夫为修建华严阁的无私奉献进行颂扬。他认为陈大夫了解禅宗哲学,并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信仰。同时,他也对自己的奔波忙碌产生了反思,表示非常羡慕陈大夫那种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并感叹自己在这方面尚有不足之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公元1118年,江西临川才子邓肃创作了这首诗《陈大夫华严阁》。邓肃年少时家境贫寒,但其才华横溢,后成为学者,颇有文名。此诗描绘了他游历华严阁时所见到的景象和感受。
当时正值金国南侵之际,宋室江山岌岌可危。朝廷内外政治腐朽,民生疾苦。作为一名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邓肃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的作品往往反映民间的疾苦和社会的矛盾。在此背景下,邓肃来到了位于临川华严寺的陈大夫阁。这座阁楼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同时也承载着宋代文人墨客的才情和豪情。
邓肃在游览华严阁的过程中,欣赏到了宏伟壮观的建筑和庄严肃穆的氛围,同时也感受到了寺院深厚的文化底蕴。他怀着对先贤的敬仰之情,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陈大夫的怀念和对华严阁的赞美。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邓肃卓越的诗才,还反映了他在国家动荡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