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归田园 其四
不必效沮溺,聊与世相娱。
荒山无邻里,人烟在村墟。
所以近城市,幽处卜吾居。
门前草三径,堂下柳五株。
虽无羊酪羹,箪瓢亦晏如。
在我傥知足,清贫乐有余。
子云作甘泉,相如赋子虚。
嗟我懒此学,箧中一字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无需模仿那些沮丧的人,姑且与世人共同娱乐。
荒凉的山上并无邻居,只有村落里有人烟。
因此选择靠近城市的僻静之地作为我的居所。
门前的草地有三条小径,堂下有五棵柳树。
虽然没有羊酪汤,但即使只有一碗饭也能满足。
如果我能够感到满足,那么即使贫穷也充满了快乐。
就像扬雄写了《甘泉赋》,司马相如创作了《子虚赋》那样。
唉,我如此懒惰,不能像他们一样有所成就。
去完善
释义
收到,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一些注释:
1. 拟归田园:指模仿归隐田园的生活。
2. 其四:这是该组诗的第四首。
3. 沮溺:古代两位农民隐士的名字,这里指代一般的隐士。
4. 人烟:指人类居住的地方。
5. 村墟:乡村、村庄。
6. 所以:因此。
7. 三径:院落的小路,比喻自己的住处。
8. 五株:五棵,形容数量不多。
9. 羊酪羹:用羊奶制作的汤,这里指美食。
10. 箪瓢:用竹子编织的器具,形容生活简朴。
11. 晏如:安然自得的样子。
12. 在我傥知足:如果我真的能满足现状。
13. 清贫乐有余:在清贫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
14. 子云:汉代学者扬雄的字,这里指代扬雄。
15. 甘泉:指扬雄的作品《甘泉赋》。
16. 相如:司马相如,汉代文学家,这里也指代他的作品。
17. 子虚:司马相如的作品《子虚赋》。
18. 嗟:表示感慨或遗憾的语气词。
19. 懒此学:指对文学创作不感兴趣。
20. 箧中一字无:比喻没有创作成果。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古诗,诗人张九成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恬淡的田园风光和自得的生活态度。开篇两句“不必效沮溺,聊与世相娱”表明了诗人的态度:既不追求像古代隐士那样完全隔绝尘世,也不需刻意模仿他人的生活方式,而是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乐趣。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荒山、村落、门前花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勾勒出一个宁静、质朴的居住环境。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即使生活清贫,只要有豁达的心态,便能感到满足和快乐。他提到古人文采横溢的成就,却又表示自己对文学并没有过多追求。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深情寄寓,使人感受到一种自足、平和的生活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归田园 其四》是南宋诗人张九成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创作的五言律诗。这一年,正值金国与南宋和议签订,岳飞等名将惨遭陷害,朝廷弥漫着投降主义的风气。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张九成作为一名南宋文人,对时事政治深感忧虑,因此萌生了隐逸田园的想法。他通过描绘宁静的乡村风光,表达了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岁月的反感。这首诗歌既是张九成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反映出当时南宋文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