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
少策经营饱,多方处置闲。
樵谈消一日,野坐看千山。
白鹭远飞去,微云时复还。
展开新乐地,攻破旧愁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翻译中,要注意保证原文的意义和意境得到充分的体现。例如这句“少策经营饱,多方处置闲。”可以翻译成:“只需要少量的策略就能过上满足的生活,而多元的处理会让闲暇的时光变得充实。” 这句表达了无论生活如何变化,都能找到快乐的方法。
去完善
释义
1. 少策:年少时的策略。这里指年轻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2. 经营:筹划和组织安排。这里指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
3. 饱:充足。这里指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应对各种情况。
4. 多方:多方面,各种各样。这里指处理事情的方法多样。
5. 处置闲:合理安排闲暇时间。这里的“闲”指的是空闲时间。
6. 樵谈:在砍柴时的交谈。这里指与村民闲聊。
7. 消一日:度过一天的时间。这里的“消”是消磨的意思。
8. 野坐:在野外休息。这里的“野”指的是野外环境。
9. 看千山:欣赏千山的风景。这里的“看”是欣赏的意思。
10. 白鹭:一种水鸟,通常生活在河流、湖泊等水域附近。这里的“白鹭”代表的是飞行中的白鹭,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飞翔的白鹭。
11. 微云:淡淡的云朵。这里用来形容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12. 攻破:突破,克服。这里指战胜忧愁的心情。
13. 新乐地:新的快乐之地。这里指作者在新的环境中找到了快乐的源泉。
去完善
赏析
《出城》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心境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出城的所见所闻的描述,展现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惬意与旷达。
首联“少策经营饱,多方处置闲”,通过对比出城前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城市喧嚣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用“少策经营饱”来强调出城前的疲惫不堪,暗示着被世俗琐事困扰的生活;而“多方处置闲”则表达出在自然中寻找宁静和自由的愿望。这种对比手法使诗人在开篇就凸显了主题。
颔联“樵谈消一日,野坐看千山”,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山林间的轻松愉悦。通过“樵谈消一日”的细节描写,展现出诗人与山中樵夫交流时的喜悦之情;“野坐看千山”则是对诗人沉浸在大自然壮丽景色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敬畏之情。
颈联“白鹭远飞去,微云时复还”,形象地刻画了自然景色的变化。“白鹭远飞去”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之美,寓意着生命的美好与无限可能;“微云时复还”则是写天空中的云朵变幻莫测,传达出世事如梦、人生无常的哲理意味。
尾联“展开新乐地,攻破旧愁关”,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在自然中所获得的解脱与慰藉。“展开新乐地”意味着在自然中寻找到心灵的庇护所,找到了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攻破旧愁关”则表达了诗人彻底摆脱烦恼、释放内心压力的渴望。通过这一联,诗人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彰显了对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出城》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绍兴二十六年。这一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民众生活困苦。朱翌在这一年中经历了人生的重大变故,他的父亲朱松因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贬谪,不久后病逝于贬所。朱翌在此背景下离开了家乡,开始了游历四方、寻找自我价值的旅程。
与此同时,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金国对南宋的侵略愈演愈烈,朝廷内部党派纷争不断,国家政治腐败严重。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朱翌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来传达民众的心声,呼唤社会的正义与和谐。这首《出城》便是在这种时代背景和个人境遇下诞生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