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程端明再镇成都

标题包含
送程端明再镇成都
成都一都会,千里带坤维。 自昔公坐啸,至今人去思。 朝廷慎东注,方面要安绥。 遂尔重藩屏,因之职殿帷。 龙光出剑匣,讴颂走江湄。 晓雪离都驭,春风入境旗。 壶浆故父老,竹成旧童儿。 叠足相欢跃,同心仰福禧。 邦人顾若此,邑子更何其。 会讲中和化,重为乐职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成都一个繁华的城市,坐落在千里的西南之地。 自古以来,官员们在此高坐议事,如今人们仍然怀念他们的恩德。 朝廷对东方的治理非常重视,这个地方也需要安定和安抚。 因此,这里成为了重要的地方,我在这里任职。 剑的光芒从剑鞘中透出,歌颂之声传遍江边。 清晨,雪花飘落在离开都城的车马之上,春风吹动着进入边界的旗帜。 当地的老百姓用壶中的酒欢迎我们,孩子们则拿着竹子迎接。 他们叠足相庆,同心的希望得到幸福。 这里的人们如此善良,其他地方的人又会怎么样呢? 我们要共同传播和谐的文化,再次谱写快乐的诗歌。
去完善
释义
1. 成都:四川省省会。 2. 一都会:意为重要的都市。 3. 千里带坤维:以千里之地维系着大地。 4. 自昔公坐啸:自古以来成都的官员轻松地治理百姓。 5. 至今人去思:至今当地的人们还在思念这些官员。 6. 朝廷慎东注:朝廷对东方事务的处理慎重考虑。 7. 方面要安绥:各方面都要确保安定和平。 8. 遂尔重藩屏:因此重视国家的藩篱和屏障。 9. 因之职殿帷:以此理由委任他负责宫殿的装饰工作。 10. 龙光出剑匣:形容宝剑的光彩夺目。 11. 讴颂走江湄:歌颂之声传遍江边。 12. 晓雪离都驭:清晨,送行的人们告别都城。 13. 春风入境旗:春风中,使者带着国旗进入新的领地。 14. 壶浆故父老:故乡的老百姓拿着水壶和水。 15. 竹成旧童儿:孩子们拿着竹子制成的乐器。 16. 叠足相欢跃:人们一起欢庆。 17. 同心仰福禧:共同期待幸福降临。 18. 邦人顾若此:这里的百姓如此期待着。 19. 邑子更何其:那些县城的居民又是如何呢? 20. 会讲中和化:希望传授中庸之道。 21. 重为乐职诗:再次谱写快乐的诗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范镇对成都这一重要城市的赞美以及对即将上任的程端明的期许和祝福。成都作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古便有贤能之士在此地治理,他们的智慧与仁政赢得了百姓的思念。诗人希望程端明能够继承前人的光辉事业,为成都的百姓带来安定与福祉。同时,也希望程端明能够在治理过程中,践行中庸之道,关心民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范镇在送别友人程端明再次担任成都知府时,写下了这首《送程端明再镇成都》。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54年,正值北宋仁宗年间,此时的北宋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但在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也隐藏著官僚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 范镇是北宋的名臣,曾任翰林学士、三司使等职,他对国家治理有很高的见解和热情。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曾多次因直言敢谏而触怒权贵,导致屡遭贬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范镇依然坚守道义,关注民生,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切。 在送别友人程端明时,范镇以成都作为背景,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的忠诚。他期望程端明能在成都知府任上有所作为,为国家治理做出贡献。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真挚情感,也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