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城上美丽的春光与黄莺的叫声交织,城下的江水波涛汹涌拍打岸边。无尽的绿色杨柳和青翠的草地让人感叹时光易逝,泪水与忧愁已经让人憔悴不堪。
心中的情感越来越觉得难以承受,镜子中曾经的红颜如今也已暗自改变。当年体弱多病时常常厌恶美酒佳肴,而如今却担心酒杯未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木兰花”等。
2. 钱惟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3. 莺语乱:形容春天黄莺叫声繁闹的景象。
4. 烟波:烟雾笼罩的江面。
5. 春拍岸:春天的波浪拍打岸边。
6. 绿杨:绿色杨柳。
7. 芳草:泛指花草。
8. 几时休: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9. 泪眼愁肠:形容悲伤的心情。
10. 衰晚:衰老的岁月。
11. 鸾镜:古代镜子的一种,常用来比喻铜镜。
12. 朱颜:红润的面色,常用来形容年轻貌美的人。
13. 暗换:不知不觉地改变。
14. 昔年:过去的日子。
15. 多病:长期患病。
16. 厌芳尊:厌倦了美酒佳肴。
17. 芳尊:美酒,尊通“樽”。
18. 惟恐浅:担心酒量太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以“城上风光”的明媚、“莺语乱”的热闹和“城下烟波”的浩渺、“春拍岸”的力量写景,以“绿杨芳草”的生机盎然和“泪眼愁肠”的悲伤绝望言情,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出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这首词创作于北宋初期,作者是钱惟演。钱惟演是吴越王钱俶的儿子,他在父亲投降宋朝后被任命为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等职位,后来因政治斗争被贬谪为崇信军节度使,晚年又复位为保大军节度使、西京留守等职。
在钱惟演的一生中,他经历了从繁华的京城到地方官场的沉浮,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于世事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悟。在他的诗词中,我们既能感受到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也能体会到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世事沧桑的领悟。
在北宋初期,国家正处于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推动了诗词艺术的繁荣。钱惟演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北宋词坛增添了光彩。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