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中和赏桂诗
喜陪盛集桂丛间,拟赋新诗未敢先。
忽拜清篇真寡和,难将拙语更争妍。
枝头烂漫黄金粟,席上风流紫府僊。
凡骨岂容攀俊轨,也沾賸馥醉花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欢喜陪伴盛大的桂花集会,想要写出新的诗句却又不敢先行。忽然之间读到了清新诗篇,真是太难与它唱和了,我拙劣的语言难以与之争艳。枝头上繁茂盛开的金黄色的桂花,宴席上的仙人都风度翩翩。我这平庸之才怎敢攀附于他们,只能借着剩下的香气在花前陶醉。
去完善
释义
1. 馆中:指宴会之地或贵官的宅第内。
2. 和:应和他人诗词而作。
3. 赏桂诗:此处指的是以桂花为题材的诗。
4. 喜陪盛集:喜欢参加热闹的集会。
5. 桂丛间:指桂花林中。
6. 拟赋新诗:想要创作新的诗篇。
7. 未敢先:不敢在别人之前说出自己的看法。
8. 忽拜清篇:忽然看到别人的佳作。
9. 寡和:难以找到相应和的作品。
10. 难将拙语:指无法将平庸的语言变得优美。
11. 更争妍:再和别人比试谁的更好。
12. 枝头烂漫:指桂花的盛开。
13. 黄金粟:形容金黄色的桂花。
14. 席上风流:宴席上的风雅之事。
15. 紫府僊:神仙居所,这里比喻高雅的环境。
16. 凡骨:平凡之躯,这里用来自谦。
17. 俊轨:指高尚的行为准则。
18. 难沾賸馥:很难沾染到剩余的香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馆中和赏桂诗”,描绘了诗人参加桂花集会、领略桂花之美的情景。诗人以优美的笔触,表达了对桂花的赞美和对诗歌的热爱。以下是对本诗的赏析:
首联点明诗人身处桂花丛中的喜悦心情,同时又表达了在创作新诗时的谦逊态度。这一联表现出诗人既热爱自然又尊重文学的精神风貌。
颔联描述诗人读到他人的优秀作品时的心情。“忽拜清篇真寡和”表达出诗人对于佳作的欣赏与敬仰;而“难将拙语更争妍”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谦逊与审慎。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高度自觉与敬畏之心。
颈联通过对桂花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枝头烂漫黄金粟”描绘出桂花的金黄灿烂,形象生动;“席上风流紫府僊”则用仙人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在桂花集会上的愉悦心境。这两句使整首诗的画面更加丰富立体,充满了诗人的才情与想象。
尾联是诗人自谦的表述,同时也表现出他的豁达与乐观。“凡骨岂容攀俊轨”意味着自己虽才疏学浅,仍愿意亲近美好事物;“也沾賸馥醉花前”则表现出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以及沉浸其中的愉悦。这联表达了诗人渴望向他人学习的愿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馆中和赏桂诗》是南宋诗人许应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5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应龙作为南宋官员,身处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之中。当时,南宋政权已日趋衰落,北方被金国占领,而南方则面临着内部矛盾和外部威胁的双重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应龙通过对桂花的美赞美和对故土的思念,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乡的祝福。
此外,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风气较为保守,儒家思想为主导,文人墨客们多注重文学修养和道德修养。因此,许应龙的诗歌也体现了这一时代特点,他通过对桂花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才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