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人赴仓台

标题包含
送人赴仓台
帝念畿甸民,财力俱有限。 俗吏肆贪残,侵渔荡赀产。 致治在得贤,刺史尤当拣。 明公如范滂,清节迈杨绾。 疏宠畀仓台,一道俱刮眼。 籴贵望公平,敛苛冀公刬。 察吏贵精明,临民当敬简。 高才固优为,伫见鸠功僝。 将令愁叹民,喜至笑声莞。 绣节暂驰驱,玉堂资著譔。 行矣促公归,饯行聊举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皇上关心京城百姓,但财力物力都有限制。 一些官员大肆贪污,侵吞民财。 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选拔贤能的刺史。 像您这样的官员,清廉的气节堪比范滂和杨绾。 只有清正廉洁的官员才能治理好地方,让人民安居乐业。 征收粮食的时候应该公正公平,不能过度盘剥。 挑选官员要看他们是否精明强干,管理百姓要尊敬且简化程序。 有才干的官员自然会有好的表现,期待您能迅速建立功勋。 让那些因困难而愁眉苦脸的百姓,看到希望后展露笑容。 暂时放下繁忙的工作,在朝廷中发挥您的智慧。 现在该是回家的时候了,我为您践行,举杯送行。
去完善
释义
1. 畿甸:国都附近的地区;指京城附近地区。 2. 财力俱有限:财物和力量都是有限的。 3. 俗吏:指世俗平庸的官吏。 4. 肆贪残:肆意贪婪残忍。 5. 侵渔:侵蚀剥夺。 6. 荡赀产:荡尽资产。 7. 致治:使国家达到治理。 8. 刺史:古代官职名。 9. 范滂:东汉官员,以清廉著称。 10. 清节:廉洁的品行。 11. 杨绾:唐朝宰相,以清廉著称。 12. 疏宠:分封诸侯王。 13. 仓台:仓库。 14. 籴贵:买粮昂贵。 15. 望公平:希望公正对待。 16. 敛苛:征收赋税苛刻。 17. 冀公刬:期望公平改革。 18. 察吏:考察官吏。 19. 敬简:敬重简约。 20. 高才:有才能的人。 21. 优为:处理得当。 22. 伫见:期待看到。 23. 鸠功僝:聚集人才共同完成。 24. 将令:将领命令。 25. 愁叹民:忧愁叹息的百姓。 26. 喜至笑声莞:喜悦到来时笑声传四方。 27. 绣节:装饰精美的符节。 28. 驰驱:策马疾驰。 29. 玉堂:汉代宫殿名。 30. 资著譔:指撰写著作。 31. 饯行:设宴送别。 32. 聊举盏:稍微举杯。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送人赴仓台》,是诗人许应龙为送别友人前往仓台任官所作。整首诗表达出诗人对朝廷治理的忧虑以及对友人的期许。首联描绘了民生疾苦的现状,以及官僚腐败对百姓造成的伤害;次联则点明了选拔贤能的重要性,表达了对能吏清廉的期待。接下来的几联,诗人以范滂、杨绾等清官为榜样,勉励友人在仓台任职期间要为民着想,公平公正地处理事务,关切百姓生活,坚决惩治贪官污吏。而后,诗人还寄予厚望,希望友人在仓台治理中能够取得显著的政绩,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最后两联,诗人感慨时光荏苒,祝愿友人在仓台的任期内勤奋努力,为自己积累政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对朝廷选贤任能的期盼,以及对友人品行和政绩的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人赴仓台》是明代诗人许应龙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在这首诗中,许应龙以深沉的家国情怀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和祝福。 许应龙生活在明朝中叶,这一时期国家内外交困,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许应龙在任期间,坚决反腐倡廉,推行仁政,为百姓办实事,深受百姓爱戴。然而,由于他在官场上的直言不讳,触怒了权贵,最终被贬谪到偏远的福建漳州。 在这个背景下,许应龙创作了这首《送人赴仓台》。他希望通过这首诗鼓励友人积极进取,为国为民尽忠职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首诗表达了许应龙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高尚的品质,成为了他人生际遇的缩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