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李文昌 其一

标题包含
挽李文昌 其一
颙颙德望重朝廷,况有胸中千万兵。 蛮獠未擒宵旰虑,轺车一出笑谈平。 囊封力沮和戎议,制阃咸推料敌精。 壮志未酬天不憗,空余草木识威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朝廷中,他的德行与声望极高,更何况他胸怀大志,时刻准备着指挥千军万马。 南方的蛮族尚未被征服,他忧心忡忡,整日忧虑,当他的马车一出动,谈笑间就能平定战乱。 他曾极力反对与外族的和谈,认为那样会削弱国家的战斗力。他在军事领域的才能和对敌人的洞察之精准,受到大家的称赞。 遗憾的是,壮志未酬身先死,他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只有那草木还认识他的威名。
去完善
释义
1. 颙颙:音yóng yóng,形容德行高尚的样子。 2. 朝廷:封建时代指皇帝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来指代国家。 3. 胸中千万兵:形容军事才能出众。 4. 蛮獠:泛指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 5. 宵旰:宵衣旰食,形容勤于政务。 6. 轺车:音yáo chē,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 7. 囊封:指密封的奏章。 8. 和戎议:指主张与外族和平相处的政策。 9. 制阃:指地方军事长官。 10. 料敌精:对敌人的情况了解精确。 11. 天不憗:指天命不予成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挽李文昌 其一》是宋朝诗人许应龙悼念李文昌的作品。诗中赞颂了李文昌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德。首联描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社会地位,同时表现了他出色的军事才能;颔联则叙述了他在战场上智勇双全、谈笑间平息战乱的战绩;颈联则以“和戎议”及“料敌精”来突显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能力;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他壮志未酬的痛惜,同时也通过“空余草木识威名”体现了他威名远播,被人们铭记。整首诗慷慨激昂,表达了对李文昌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英雄人物的崇高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