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远游篇

标题包含
读远游篇
愁来高诵远游篇,度世长生岂可传。 物变无穷身老矣,一鸡八谷又新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马廷鸾(1220年-1306年),字翔仲,号碧梧居士,江西乐平人。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历任尚书左司郎中、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 马廷鸾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当忧愁来临的时候,高声诵读《远游篇》这篇文章,在这漫长的尘世生活中,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怎么可能实现呢?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而我们的身体也会老去。新的一年里,就像一只鸡和八种谷物一样,我们要珍惜每一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远游篇:指战国屈原的《远游》篇。这是一首表达了诗人身虽在尘俗而志在云端的情感的诗。 2. 度世:道家语,意思是超脱尘世。 3. 长生:道家追求的一种境界,意指生命永续。 4. 物变无穷:形容世界万物变化无穷无尽。 5. 一鸡八谷:是宋代民间的一个成语,意味着新的开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读远游篇》,是南宋诗人马廷鸾所作。诗人通过对屈原的《远游篇》的研读,表达了人生的感叹与对未来的思考。 首句“愁来高诵远游篇”,写诗人带着忧愁的心境去研读《远游篇》。这既是诗人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热爱,也是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的忧愁可能来自于现实的困境,也可能源于对未来命运的担忧。然而,这种忧愁并没有使他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反而激发了他对诗歌的热情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二句“度世长生岂可传”,是对《远游篇》中的主题——求仙问道、追求长生不老的质疑。诗人认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人的生命终究会老去,长生不老只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难以实现。这句话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即承认生命的有限性,珍视当下的人生经历。 第三句“物变无穷身老矣”,是对第一句“愁来高诵远游篇”的进一步深化。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意识到万物的生命都有始有终,人也无法逃避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无奈。 最后一句“一鸡八谷又新年”,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诗人以鸡和谷作为比喻,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新年的到来。这句话既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这句诗还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远游篇》是南宋末年诗人马廷鸾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64年左右,正值南宋王朝即将灭亡之际。马廷鸾在诗中以“远游”为题,表达了他对世事沧桑、家国命运的感慨。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马廷鸾正经历着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曾担任南宋的左丞相,后因政治斗争失利而被罢免。在此期间,他目睹了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以及蒙古铁骑对江南地区的侵略。这些经历使他对国家前途充满忧虑,也对个人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在《读远游篇》这首诗中,马廷鸾通过对古人远游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往辉煌岁月的怀念。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家国命运的担忧。在诗中,他通过描述远方的风景,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世界的不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