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诗一首

标题包含
诗一首
华阴高处是吾宫,出即凌空跨晓风。 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山之巅是我宫殿,出门便要驾驭晨风。 亭台宫殿无须锁闭,因为我归来时有白云相伴。
去完善
释义
1. 华阴:位于中国陕西省东部的一个县,地处秦岭与渭河之间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 2. 处:地方。 3. 吾宫:我的家。这里指陈抟的居所。 4. 凌空:升高到天空。 5. 跨:跨越。 6. 晓风:清晨的风。 7. 不将:不需要。 8. 金锁:金属锁,这里形容门闩。 9. 自有:自然地有。 10. 白云封:被白云遮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陈抟在华山高处的修行生活。诗人以“华阴高处是吾宫”开篇,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居所是在华山的最高处,表明他超然物外的境界。接着的“出即凌空跨晓风”则进一步描绘了他日常生活的情境:早上一出门,便能感受到凌空的清风拂面。 而接下来的“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则是更为深远的象征。诗人以“台殿”代表自己修行的场所,意味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受世俗琐事的束缚;而“金锁闭”则象征着红尘俗世的纷扰。而与之相对的,“白云封”则意味着自然界的神奇力量,这种力量既可以是保护诗人远离纷扰的象征,也可以看作是对诗人精神的指引。 所以,全诗通过描绘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他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诗一首》是五代时期著名道教学者、诗人陈抟所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邃,反映了陈抟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感悟。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时期的晚唐时期,即公元907年至960年之间。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然而,陈抟却在这个纷乱的时代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在这段时间里,陈抟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早年曾考取进士,后因政局动荡而弃官隐居,潜心研究道教经典和诗词歌赋。他曾游历四方,结交名士,并最终在华山北峰的一处岩洞中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隐修生活。在这段隐修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以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宗教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五代时期,由于政治局势的混乱,许多文人墨客开始转向道教寻求心灵的慰藉。陈抟作为当时著名的道教学者,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道家哲学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探讨。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的文人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五代诗坛之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