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
九地穷阴迸穉阳,万家起早拜迎长。
梅将暖信迎青帝,橘子真心服后皇。
耳药肯涂银盒雪,牙硝自踏板桥霜。
诗情只会如工部,至日年年客异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严寒时节的九地,太阳初升;千家万户早起,拜见冬至的长辈。
梅花绽放,带来春天的温暖信息,向天神表示敬意;橘子真诚地为众神献上贡品。
用银色雪片般的耳药涂抹于耳朵,而牙硝则踏过冰冷的白霜。
我这般浓烈的诗情,就像杜甫的诗歌那样充满感情,但可惜,每年的冬至,我都只能孤独地在外乡度过。
去完善
释义
1. 至日:冬至之日,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2. 九地穷阴:九地,指的是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穷阴,指严寒。
3. 迸稚阳:稚阳,新生的阳光。这里表示寒冷中渐渐透出温暖的阳光。
4. 万家起早拜迎长:万家,千家万户;起早,早晨起床;拜,拜神祈福;迎长,迎接白天的增长。这句意思是千家万户在冬至这一天早起拜神祈求平安,同时期盼白天时间逐渐变长。
5. 梅将暖信迎青帝:梅将,梅花即将开放;暖信,温暖的信号;青帝,中国民间信仰的天神之一,主宰春天的神祇。这句话是说梅花为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信号向青帝致敬。
6. 橘子真心服后皇:橘子,这里代指橙子;真心,真诚的心意;后皇,天后的意思。这是一句祝愿的话,希望橙子能表达对天后的真诚敬意。
7. 耳药肯涂银盒雪:耳药,古代的一种治耳聋的药物;银盒,金属制成的药盒;雪,这里比喻药膏的颜色。这句是描述制作耳药的场景,将药膏涂抹在金属药盒上。
8. 牙硝自踏板桥霜:牙硝,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物;踏,踩踏;板桥,木制的桥;霜,这里用来形容药物的颜色。这句话是说治疗牙痛的药物需要在木板桥上采集。
9. 诗情只会如工部:诗情,作诗的情怀;只会,只能;工部,唐代官职,杜甫曾任此职。这句话是说诗人作诗的情怀与杜甫相似。
10. 至日年年客异乡:至日,冬至;年年,每年;客异乡,客居他乡。这是诗人抒发的感慨,每到冬至,他都身处异地,怀念故乡。
去完善
赏析
《至日》是南宋诗人方一夔所作的一首描绘冬至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九地穷阴迸穉阳,万家起早拜迎长”,诗人以“九地穷阴”和“穉阳”两个词语来形容冬至时的天气特征,即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同时,“万家起早拜迎长”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早起祭拜的景象。
颔联“梅将暖信迎青帝,橘子真心服后皇”,诗人通过梅花和橘子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意象,进一步展示了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观。其中,“梅将暖信迎青帝”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而“橘子真心服后皇”则暗示着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皇帝的感激之情。
颈联“耳药肯涂银盒雪,牙硝自踏板桥霜”,这两句诗通过描写人们在冬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如涂抹耳药、踏雪寻桥等,表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对健康生活的关注。
尾联“诗情只会如工部,至日年年客异乡”,诗人以杜甫为例,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在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传达了对自己家乡的深切怀念之情。
总之,《至日》这首诗通过描绘冬至时的自然景象和生活习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对家乡的热爱。同时,诗人通过对冬至的描绘,也传达出了他自己的思乡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至日题诗识客情,一樽相属对书檠。乾坤万里风霜净,篷楫两峰朝暮青。景物于人堪献丑,交游与道不辜生。自从丧乱身南北,又是西湖冷落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