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夜有怀

标题包含
秋夜有怀
金炉未冷旋添香,风静云开月到廊。 何处独吹西塞曲,无人同醉北窗凉。 鳞鸿路隔书难寄,鼓角声迟夜渐长。 明日欲寻真率约,浊醪时许过邻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光,字泰发,号转庵,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李光生于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州等职。在任期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金炉中的香料尚未完全燃尽,又添加了新的香气,风停云散之际,月亮从走廊边洒落一片银光。哪里传来悠扬的笛声?原来是西塞曲。没有人陪伴一起欣赏窗外的月色,倍感清凉。鱼雁传书的遥远路途让消息难以传递,夜色已深,鼓角之声渐行渐远。明天打算找寻纯真的人共度时光,或许可以跨过围墙共享一壶浊酒。
去完善
释义
1. 金炉:铜制的香炉。 2. 风静云开:意思是风停下来,云散开。 3. 西塞曲:古代的军歌或者渔歌。 4. 北窗凉:出自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五六年间,尔辈时亦大数见阙,骨肉相遇,有无穷之乐。是岁,尝为太守,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遣使也请,眷然有归欤之情。……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遣使,使婢仆迎之,仿佛陈平之躯亲出郭也。(大误,陶渊明写此篇时,距辞官归田已过一年,又彭泽县离他老家柴桑并非一百里,而是一百二十里,他的故居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的江洲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遣使也请,眷然有归欤之情。……府君得闻之,未来,命驾具舟,黄发在廷,白发入朝,是所望于群吏者大。”。
去完善
赏析
《秋夜有怀》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光的一首五言诗。诗中描绘了秋天的夜晚,诗人怀念远方亲友的心情。首联“金炉未冷旋添香,风静云开月到廊”写的是秋天的夜晚,虽然金炉里的香气还未散去,但诗人已经开始添加新的香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喜爱之情。同时,风静云开,月光洒在走廊上,营造了宁静而美丽的秋夜氛围。 颔联“何处独吹西塞曲,无人同醉北窗凉”,诗人表达了孤独的心情。尽管他独自一人在吹奏着西塞曲,但他并没有感受到任何凄凉。然而,没有人与他一同分享这凉爽的北窗,又使他感到有些寂寞。 颈联“鳞鸿路隔书难寄,鼓角声迟夜渐长”,诗人通过描述鸿雁传书的困难以及夜深的寂静,进一步表现了思亲之情的深沉。信使和书信都不能传递他的思念之情,只能听到远处传来低沉的鼓角声,时间仿佛都静止了。 尾联“明日欲寻真率约,浊醪时许过邻墙”,诗人表示明天他要去找一些真诚的朋友,一起喝些浊酒,让心情得到舒缓。这里诗人以喝酒的方式,表达出他对友情和相聚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孤独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而又坚韧的气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夜有怀》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光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因直言敢谏而受到秦桧的陷害,被贬谪到远离朝廷的地方担任地方官职。在这段时期,李光的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在这个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国力衰微。金兵南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文人志士在国家危亡之际,纷纷投身于抗金事业,李光也是其中的一员。然而,由于权臣当道,他们的爱国热情并未得到朝廷的认可和重用。 在这种背景下,李光写下了这首《秋夜有怀》。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