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素春书
风幡轻细翠悠飏,楼阁轻寒水满塘。
柳絮微烟吟思足,梨花淡月睡魂香。
江山似画怜湘浦,鱼笋尝新忆华肠。
早是春阴忆无頼,可堪中酒恶情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风轻扬起绿色的旗帜,优雅飘扬,楼台水阁之间,寒气淡淡,池塘里满是水。柳絮轻轻飘起,如烟雾般轻柔,让人心生思念之情;梨花在淡淡的月光下更显幽雅,令人陶醉。江南山水如画,让人生怜,品尝新鲜竹笋的时候,不禁想起家乡的亲人。春天已经来临,但阴霾的天气让人怀念无忧无虑的时光,更何况是醉酒后的不适和感情的挫折。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太素:即道家的"太极"或佛家的"法界"。这里可能指田锡的老师或其他有学问的人。
2. 风幡:随风飘动的旗子。
3. 翠悠飏:形容风吹过绿柳发出的悠扬声音。
4. 水满塘:池塘里的水满出来了。
5. 柳絮微烟:形容春天柳树新绿的景象。
6. 梨花淡月:形容月色下的梨花盛开。
7. 睡魂香:形容春眠不觉晓的宁静氛围。
8. 湘浦:湖南地区的水边。
9. 鱼笋:竹笋做的菜。
10. 华肠:美味的菜肴。
11. 春阴:春天的阴雨天。
12. 无頼:这里是闲散的意思。
13. 中酒:醉酒的状态。
14. 恶情阳:恶劣的天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诗人丰富的情感。首联通过描述春风、翠鸟、楼阁和水塘等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颔联则以柳絮、微烟、梨花、淡月等物象,巧妙地表达出诗人的思绪和诗意。颈联则通过对江山的赞美和对鱼笋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土的眷恋。尾联则以“春阴”、“无赖”和“中酒恶情阳”等词语,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以细腻的语言和华美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春天画卷,同时也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太素春书》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田锡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004年之间,正值北宋初年,中原地区在历经五代十国的战乱后,社会逐渐安定下来。在这段时间里,田锡因为文才出众而受到朝廷的重视,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等职务,对于春天的景象有着深刻的感受。
在《和太素春书》这首诗中,田锡通过对春天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在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田锡作为一位文人雅士,对春天的美好景致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由于他在朝廷任职,所以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