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南仪守黄中允

标题包含
送南仪守黄中允
十年幕中客,万里海南州。 命服仍朱绂,夸乡未白头。 山城时昼黑,岭水或西流。 问道林多桂,王孙莫自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敞(1019年-1068年),字原父,号公是先生,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学者、文学家、史学家。 刘敞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十年在幕后充当配角,走过万里行程来到海南边陲。 仍然穿着朱红色的官服,回乡光宗耀祖还是满头青丝。 山城的白天总是灰蒙蒙,山间的水有时向西流淌。 听闻这树林里有很多桂树,有出息的人不要在此停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送南仪守黄中允:诗名,“送”表示送别;“南仪守黄中允”指被送之人黄中允,他在南仪地区担任地方长官。 2. 十年幕中客:刘敞在官署任官十年。 3. 万里海南州:形容海南距离中原地区的遥远。 4. 命服仍朱绂:指黄中允穿上了象征身份的服装。 5. 夸乡未白头:还未到年老头发变白的时候。 6. 山城时昼黑:在山城时常出现白天黑夜不分的情况,可能是描述该地的气候和环境。 7. 岭水或西流:岭水,可能是指广东南雄的浈江。诗人这里可能是借水流方向寓含离别之情。 8. 问道林多桂:用“问”字引导读者思考森林中的桂花。 9. 王孙莫自留:劝告对方不要久留异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刘敞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友人在异乡生活的关切与担忧。诗的第一句“十年幕中客,万里海南州”描绘了友人常年在外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第二句“命服仍朱绂,夸乡未白头”则展现了友人虽身处异地,却依然坚守职责的精神风貌。第三句“山城时昼黑,岭水或西流”描述了友人所居之地环境恶劣,生活艰辛。最后一句“问道林多桂,王孙莫自留”则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在困境中保持坚韧的信念和品格的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南仪守黄中允》是一首创作于宋朝的诗,由刘敞所作。此诗是刘敞送别好友黄中允赴任南方某一官职时的赠别之作。在诗中,刘敞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抒发了离别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此诗创作于宋朝,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尤其是科举制度的发展,使得文人墨客有了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敞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以诗抒发情怀,表达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在刘敞所处的时期,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曾担任过朝廷的官员,也曾在地方任职。他的诗作既有对朝廷政治的观察,也有对民间疾苦的反映。这首诗的创作,正是他在任期间,为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情感而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