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吕公洞

标题包含
吕公洞
复此经过三十年,唯应岩石故依然。 城南老树朽为土,簷外稚松青拂天。 枕上功名祗扰扰,指端变化又玄玄。 刀圭乞与起衰病,稽首秋空一剑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复此经过三十年,唯应岩石故依然。" "复此"指的是这次,"过"是走过、经过的意思,"三十载"是指时间长度,"唯应"表示只有,"岩石"就是山岩或石碑,"故依然"意为仍然还在那里。这句诗句意味着诗人时隔30年再次回到这个地点,发现那些岩石仍然还在那里。 "城南老树朽为土,簷外稚松青拂天。" "城南"是指诗人在吕公洞南边的位置,"老树"指的是古旧的树木,"朽为土"是形容老树已经枯死并被土壤所覆盖;"簷外"指的是屋檐外面的地方,"稚松"是新生的松树,"青拂天"是描述松树枝叶翠绿且能触及天空。 "枕上功名祗扰扰,指端变化又玄玄。" "枕上"是指在枕头上的东西,这里可能指的是梦境,"功名"是指获得的荣誉或者地位,"祗"是仅仅、只的意思,"扰扰"表示纷乱、繁忙的状态;"指端"是手指尖的意思,"变化"是改变、变换的意思,"又玄玄"用于形容事物神秘莫测。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对功名的困扰和世事变化的无奈。 "刀圭乞与起衰病,稽首秋空一剑仙。" "刀圭"是一种中药,用来比喻药物,"乞与"是求取、乞求给予的意思,"起衰病"是恢复健康或者消除疾病;"稽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拜方式,"秋空"是指秋天的天空,"一剑仙"是指一位剑侠或者神仙。这两句诗句的意思是诗人希望能够得到药物治疗自己的疾病,同时也向那位神仙表达了敬仰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吕公洞》,作者萧德藻,南宋时期诗人。吕公洞是当时一处著名的道观,位于绍兴城西南,诗人借吕公洞为题,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感慨。 首先,诗人通过“复此经过三十年,唯应岩石故依然”表达了自己曾经来过吕公洞的回忆。时间流逝了三十载,而洞中的岩石依旧如故,这也象征着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引发人们对时间的思考。 接着,诗人用“城南老树朽为土,簷外稚松青拂天”描绘出吕公洞周围环境的变迁。昔日的古树已经腐朽成泥土,然而新生的松树却在屋檐外绿荫蔽日,这是自然的更迭也是生命的传承。 然后,诗人抒发个人感怀:“枕上功名祗扰扰,指端变化又玄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睡梦中的功名总是让人困扰,手指间的岁月却已悄然流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定态度,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刀圭乞与起衰病,稽首秋空一剑仙”作结,希望得到神仙的帮助来驱除自己的病痛,这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人生苦难的无奈接受。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个人心境的抒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常、人生的短暂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吕公洞》是唐代诗人萧德藻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时期,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这一时期的诗人多受到盛唐气象的熏陶,擅长以自然山水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 在创作这首诗时,萧德藻已是晚年,他曾经担任过秘书省正字、国子司业等官职,但由于战乱等原因,他辞官回到故乡江西。此时他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却充满了诗人的才情和乐观精神。他也曾在庐山一带游历,领略过庐山的美景,因此这首《吕公洞》应该是他在此期间的游览经历中创作的。 这个时代的大背景是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渐衰,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但诗人们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他们通过山水诗来表现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同时也借此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种情怀使得萧德藻在《吕公洞》中将吕公洞的神秘氛围和作者的人生体验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