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诗
恨极当时步不前,追随夫婿越江边。双双共入桃花水,化作鸳鸯便是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悔恨当初未能勇敢向前,跟随丈夫来到江南水乡。两个人一起进入了那片桃花水,化身为鸳鸯就仿佛成为了神仙。
去完善
释义
1. 恨极:形容极度遗憾和痛恨。
2. 步不前:指行走不前的状态。
3. 夫婿:丈夫。
4. 越江边:指的是浙江钱塘江一带。越江,古代对钱塘江的称呼之一。
5. 桃花水:又称桃花汛或桃花潮,是指每年的农历二月至三月间,黄河中下游流域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这里可能是作者为了表达情感而虚构的场景。
6. 鸳鸯:一种常见的水鸟,雌雄相随,形影不离。古人常用鸳鸯比喻恩爱夫妻。
7. 便是仙:意思是成了仙人,形容生活得极为美满和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时一位名叫李慧娘的女子所作。诗人以她的亲身经历为线索,通过描绘自己与丈夫的感情生活,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美好愿望。
首句“恨极当时步不前”,作者以悔恨之情开篇,表达对过去未能及时跟随丈夫的遗憾。这里的“步不前”并非指步伐上的迟缓,而是寓指在关键时刻未能果断地做出正确的决定。接下来的“追随夫婿越江边”,诗人表达了她希望能够重新找回失去的时光,弥补过去的错误。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情厚谊,还传达出她愿意为爱付出一切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双双共入桃花水,化作鸳鸯便是仙”两句,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她和丈夫如神仙眷侣般的生活。“桃花水”象征着美好、浪漫的爱情,而“鸳鸯”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表示恩爱的夫妻。这两句诗意味着,只要夫妇同心,便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如同仙界的神仙一般。这种理想化的爱情境界,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对真挚爱情的无限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绝命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所作。这一年,唐朝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战乱频繁。杜甫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深感忧虑和痛心。他的人生际遇也颇不寻常:早年生活富裕,后家道中落,四处漂泊。他积极寻求为国效力,但屡遭挫折,始终未能实现抱负。
这一时期的杜甫已经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如《月夜忆舍弟》、《春望》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家人亲友的思念之情。在《绝命诗》中,他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概,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坚定信念。这首诗是他在这个时期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时代的无奈回应。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