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
自耸干霄势,应怜望岁心。
试将肤寸泽,来作济时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立耸立的树干向着天空伸展,那是一种渴望收获的心情。试着用点滴的滋润,去帮助那些在困难时期的人们。
去完善
释义
1. 自耸:自行耸立,表示山峰自己高高耸立。
2. 干霄:冲入云霄,形容极高。
3. 应怜:应该同情或怜悯。
4. 望岁:盼望丰收年景。
5. 肤寸泽:肤寸指皮肤上的毛孔,这里借指雨量微小。泽即水。
6. 济时霖:济世甘霖,滋润万物的雨水。
去完善
赏析
《山云》这首诗描绘了山巅云朵的壮观景象。诗人以山峰自耸云霄的形象,表达了人们期待丰收、渴望雨水的心情。同时,诗人又以“肤寸泽”这个比喻,传达出希望像济世甘霖般润泽万物的心愿。整首诗意境高远,既展现了自然美景,又寄寓了人的期望与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云》是南宋诗人曾协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描述了云雾缭绕的山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首先,关于诗词的创作时间,《山云》这首诗收录于曾协的《寓轩集》中,此诗集主要创作于南宋年间(1127-1279年)。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墨客们更加关注自然、抒发情感,因此出现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作品。
其次,在南宋时期,曾协经历了从政坛到文坛的转变。他曾任过地方官,后辞官回乡,潜心研究文学。这段时间里,他曾游历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山水风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也为他创作《山云》这样的作品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再者,就时代背景而言,南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儒家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文人墨客们开始更加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此外,由于社会相对安定,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欣赏和创作文学作品。因此,这个时期的诗歌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山云》这首诗歌是在南宋时期,由曾协在经历人生转变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创作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审美观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