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京师少年在海陵者

标题包含
赠京师少年在海陵者
夷门子弟逞豪华,不忿西京谷雨花。 走马城东玉仙醉,着身海角敢咨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号景迂,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学者和官员。 晁说之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晁仲衍曾任尚书都官员外郎,其兄晁补之为著名文学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这位来自远方的青年才俊,身着华丽的衣饰,却对西京城中的名花不感兴趣。他驾着高头大马在城东漫步,观赏着美人如玉的风景。这样的生活让他陶醉其中,不知该作何评价。
去完善
释义
1. 夷门: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大梁的东门,这里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2. 西京: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3. 谷雨花:指谷雨时节开放的牡丹花。 4. 走马:骑马奔驰。 5. 城东玉仙:可能指的是洛阳城外的名花牡丹。 6. 海角:指海陵(今江苏泰州)。 7. 敢咨嗟:表示不敢轻易发表感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京城少年的豪情壮志和勇敢精神的赞美。诗中提到的“夷门子弟”是指来自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世家子弟,他们在海陵(今江苏泰州)展现出豪放不羁的风貌。他们不甘示弱于长安城的繁华景象,骑马在城东畅游,与友人欢聚畅饮,表现出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心态。 “不忿西京谷雨花”一句,通过对比东京与长安两地的繁华程度,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少年的赞赏之情。“谷雨花”是古代长安城春季的象征,代表着富贵荣华,而东京的少年们敢于挑战这种地位,展现了他们的豪放之气。 “走马城东玉仙醉”描述了这些少年在东城漫步时,仿佛仙境般的美景让他们陶醉其中。这里的“玉仙醉”意味着他们沉浸在美好风光里,如同仙人般飘逸。 最后两句“着身海角敢咨嗟”则表现了这群少年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英勇无畏精神。他们身处海角天涯之地,却依然毫不畏惧,敢于直面各种困难。这种精神使得诗人对他们充满敬佩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京城少年的描绘,展现了他们豪放不羁、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些少年的赞美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