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贺王禹玉

标题包含
贺王禹玉
前殿听宣中禁制,南宫看集外朝班。 星辰影落三阶下,桃李阴成四海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前面的宫殿里聆听皇帝的诏令,感受着皇宫内部的规矩,在南宫中参与集会,与其他朝廷官员一起排班朝见。星光映照在三阶之下,桃李树的树荫覆盖在四海之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贺王禹玉:此诗是为祝贺王禹玉的升迁而作。王禹玉,即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曾任尚书令,故有“王禹玉”之称。 2. 前殿:指皇宫前的宫殿。 3. 宣:宣读皇帝诏令。 4. 中禁:皇宫内部,此处指皇帝的居所。 5. 南宫:古代官署名,位于皇宫南部,主管文教之事。这里代指朝廷。 6. 外朝班:朝会时按班次排列的外朝官员。 7. 三阶:古代宫廷中的台阶。 8. 桃李:桃花和李花,比喻培养的后辈人才。 9. 阴成:树木成荫。 10. 四海闲:形容全国范围内的安宁景象。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描述了元绛在朝廷中的地位,以及他在不同场合的表现。中禁制和朝班分别指代皇帝与文武百官的关系,暗示了元绛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颔联则描绘了宫廷的繁荣景象,星星点点的灯光映照在三阶之下,桃李树荫覆盖着整个皇宫,寓意国泰民安。 此诗以深沉的笔触、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元朝宫廷的繁华景象,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和对民众生活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王禹玉》是北宋诗人元绛在庆历五年(1045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时正值王安石任江东提点刑狱,即将赴任的饯行宴上,元绛以此诗表达对其深厚友谊和离别之情。 在这个时期,北宋朝廷正值庆历新政期间,仁宗皇帝励精图治,致力于改革朝政、选拔贤能。诗人元绛本人曾任翰林学士、工部尚书等要职,有着丰富的政治经历。他亲眼目睹了朝廷的改革进程,对好友王安石的才干和人品极为赞赏。因此,在送别宴席上,元绛以这首诗表达了对王安石的赞美和祝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