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杨丈喜雨

标题包含
次杨丈喜雨
银竹森森度翠林,惰龙不用血蹄涔。 仓箱且为农夫庆,敢说祠官俸有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压竹林绿意浓,巨龙宁静不踏尘。 农民丰收值得庆,敢问祭官禄几何?
去完善
释义
《次杨丈喜雨》是一首描绘降雨滋润庄稼的古诗。下面是每句的注释: 1. 银竹森森度翠林:"银竹"形容闪电象竹子一样曲折,银光闪烁。"翠林"指茂密的树林。这句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电闪雷鸣的现象。 2. 惰龙不用血蹄涔:"惰龙"是指神话中不想做事的龙。"血蹄涔"是指蹄子上的血迹和水渍。这句是比喻天气由阴转晴的过程。 3. 仓箱且为农夫庆:"仓箱"是装粮食的工具,这里代指丰收的景象。"农夫庆"是说农民庆祝丰收的场景。 4. 敢说祠官俸有金:"祠官"是在祠堂负责祭祀的神职人员。"俸有金"是说祠官的薪水。这句表明尽管在困难时期祭品减少了,但仍有丰厚的薪资,对比之下显得十分讽刺。
去完善
赏析
《次杨丈喜雨》这首诗意境优美,通过描绘竹林、银竹等意象,展现了雨后翠林的生机勃勃。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中的“惰龙”形象,表现了春雨滋润大地的美好景象。而“仓箱且为农夫庆,敢说祠官俸有金”两句,则表达出诗人关心民生、关注农事的情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廉洁奉公的品质。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杨丈喜雨》是南宋著名文人姜特立的一首描绘雨景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时值宋朝中期,外患严重,内政不稳。这一时期,朝廷内部矛盾激化,皇帝和权臣之间权力斗争激烈。身为朝廷官员的姜特立,对时局深感忧虑,希望借助自然景象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诗中,姜特立通过对雨水的描绘,展现了万物皆喜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愿望。诗人将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在对雨水滋润万物的赞美之中,展现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次杨丈喜雨》并非完全抒发自姜特立的个人情感,而是反映了他所处时代文人墨客的共同心声。在当时,许多文人都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以此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关爱。因此,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不仅是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